记者手记
本报记者 高改芳 杭州 温州报道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从电器制造到箱包生产,一座座厂房静悄悄地排列着。正是这些看似孤立的工厂,织成了一个密密匝匝的产业网,维系着浙江乃至全国的经济。
李老板在开发区内拥有一间600多名工人的箱包生产企业。
“我认为,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既不是土地便宜也不是劳动力便宜,而是可以在不超过200公里的范围内找到所有你需要的供货商。”李老板认为。
在成就浙江经济辉煌的种种因素中,产业集聚效应所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在温州有30多个国家级制造基地,从西服、眼镜到打火机、皮鞋等。像这种产业集聚现象在珠三角特别是东莞、中山、顺德等地也很突出。
除了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比较典型的区域外,产业集聚现象在全国其他地区也很普遍。如北京
中关村的IT产业群、福建晋江的运动鞋产业群、河北白沟的箱包产业群……这些产业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呈现了极大的活力。
这些产业的集聚表现为在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及各种机构的集合。其主体是数量众多、相互竞争的最终产品提供者,也包括上游的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下游的批发、零售、代理、进出口等流通企业。
连接大量上下游企业的是专业市场。在温州,生产一双皮鞋的所有原料都有自己的市场??鞋底来自乐清白石鞋底生产基地;鞋饰产自永嘉黄田鞋饰生产基地;鞋料来自河通桥鞋料市场;皮革由年销售额20亿元的生皮市场提供;鞋机来自欧北皮革机械市场……这些市场通常都集中在几十公里半径范围之内,产品的各种原料、部件都可以就近交易,交易成本特别是运输成本很低,低到任何一家企业自给自足都不如从外部购买。
这些市场组织起来的不仅是物流,还有同等重要的信息流。它们以强大的能量从外部采集和吸纳各类相关的市场技术信息,同时又以密集的信息管网将区域内的企业连通起来,企业可以通过市场的变化灵敏地捕捉到各种最新技术产品信息和市场需求信息。结果是较大的市场规模取代了较大的企业规模,较多的市场资源配置取代了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
这种产业集聚的业态是我国独有的特色。一家皮具企业老板在考察了印度、越南等市场后发现,他们的劳动力成本有优势,但是在产业配套上相差太远,任何小的配件都要运输过去才行。一家做高档内衣的企业虽然把厂建在了越南,但也只是把生产的一个环节向外迁移了,完全在境外建立厂房的条件还不具备。
在上一个十年里,中国利用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崛起为全球制造大国,但在制造业利润渐趋微薄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控制生产规模、整合市场资源才是最终出路。
(责任编辑:单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