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一至五月份,上证综指下挫34.75%,306只公募基金(不包括货币型基金)净值下跌23.72%。股票市场日均开户数大幅减少,再次呈现开户数跟着大盘一起跌的景象。同时,基金业绩下滑直接影响到新基金的发行。
今年以来首发规模超过10亿已是相当罕见,5月宣告成立的7只新基金总首发规模只有52.80亿元,平均到每一只基金只有8.8亿元。
被吓到的投资者,纷纷割肉了结,从资本市场出逃。那这些逃出来的资金都到哪里去了呢?
看一下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量,银行理财产品的增量,或许有所答案。
今年5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3.11万亿元,同比增长19.64%,其中居民户存款增加2369亿元,同比多增5154亿元(去年同期下降2784亿元)。4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2.22万亿元,同比增长17.69%,其中居民户存款增加992亿元,同比多增2666亿元(去年同期下降1674亿元)。
同时,前五个月全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新发规模9100亿元。9100亿元,见证的是中国老百姓强大的投资实力,庞大的投资需求,迫切的投资意愿。
不能说银行理财市场抽走了资本市场的资金,但绝对是资本市场之外的一处世外桃源。
弱市引发投资资金寻找其他出口,而此刻,银行理财市场就与储蓄存款一起,承担了分流资本市场流出资金的任务。
身处弱市的投资者风险意识加强的同时,投资理念也悄然转变,害怕亏损希望远离股市,但刚刚尝过投资甜头,哪里忍心就此与投资绝缘?被唤醒的投资意识开始寻求相对平稳的途径实现,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于存款利率,风险低于股票基金,成为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资本市场有其制度性的‘盲点’,所以银行理财产品应运而生。”这是一位银行一线管理人员的感触。比如投资者寻找在股票、债券之间的产品,安全性好于股票,低于债券,收益性好于债券,低于股票的产品,那不就是银行的结构化产品吗?再比如很多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得很慢,而事实上现在很多企业都有很强的融资冲动,未来也有很好的现金流,银行的融资类信托产品就可以很快的实现企业的需求,满足投资者愿望。
弱市中更加呼唤金融创新,这一次,银行业走在了金融创新的前沿,其因势利导,结合市场而动,及时反应,需求导向型的产品设计思路,使其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从今天的态势推断,如果券商、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早做出应对之策的话,经过一轮牛市和熊市的更迭之后,银行将成为理财产品市场中最大的赢家。(植 恩)
记者观察
(来源:证券日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