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工业区围海吹填陆域形成工程,工程分为三期,2010年吹填面积达105km2,2020年达到150km2,2030年最终达310km2。该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在建单体围海吹填陆域形成工程。 “一条长18.5公里的跨海大堤把海岸和沉睡千年的曹妃甸岛连接起来,围海造地,疏浚吹填,中交公司员工愿为曹妃甸建设做贡献。”
这标语很质朴,这工程却很伟大。
相传李世民的一位爱妃,随军东征,病殁于渤海边的小岛,李世民痛哭不止,立殿于小岛,因爱妃姓曹,小岛故名“曹妃甸”。
现如今,香魂已逝,小岛不存,取而代之的是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的上万名铮铮汉子和他们填造出的大片陆地。
作为中国最大的港口建设及设计企业,目前中交集团承担了曹妃甸填海造地项目80%?90%的工程,相当于填造两个澳门半岛。
而这只不过是中交集团从事的重大工程中的一项,上海洋山深水港、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长江大桥等都是中交集团的杰作。
经过原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与原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的重组合并,新设成立的中交集团近三年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用中交集团党委书记孟凤朝的话说:“三个年头,我们迈了三大步??2005年完成战略重组,2006年实现境外整体上市,2007年实现再造一个中交。”
重组上市三年再造中交 孟凤朝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中交集团今年进入世界500强问题不大。”如果你了解到这句话描述的是一家成立仅三年的公司,多少会有点惊讶。
与大多数央企整合采用的“以大并小”的吸收合并模式不同,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2005年12月,原港湾集团和路桥集团采用新设合并方式重组成立中交集团,目标是成为一家资金雄厚、人才密集,具有科研、设计、施工、装备制造和投融资功能一体化的特大型交通建设集团。当时,这被视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中实现强强联合的典型案例。
在中交集团设立之初,也曾有人怀疑“港湾”和“路桥”的结合,会不会又是一次“拉郎配”。回顾三年来的历程,孟凤朝认为,“重组使中交实现了资源整合,提高了效率,扩大了规模。企业的观念和文化也发生了变化,眼光更加长远,以前单个公司的竞争对手主要在国内,现在企业的竞争舞台主要是在国际上了。”
完成战略重组后,中交集团紧接着打响了第二个战役,确定了“独家发起,整体上市”的目标。
中交集团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对609家下属机构进行了重组,对117家企业进行了改制;完成了526宗土地评估,2255宗物业评估;近280万张各类财务报表的填报,最终使535家法人单位和54家分支机构全部纳入上市范围。2006年10月,中交集团以全部主营业务及相关资产作为投入,独家发起创立了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01800.HK)。
2006年12月15日,中交股份在香港成功上市,共发行40.25亿H股,募集资金24亿美元,成为继
招商银行之后,香港有史以来发行规模10亿美元以上超额认购倍数第二高的IPO,也是全球基建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IPO。
完成重组和H股上市的中交集团,形成了港口、公路、桥梁、铁路和隧道工程等基建业务、设计业务、疏浚业务、装备制造、投资业务和海外业务等六大主营业务板块,各项经济指标较重组前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2004年到2007年,资产总额由610亿元增长到1760亿元,年均增长42.3%;新签合同额由808亿元增长到2343亿元,年均增长42.5%;完成营业收入由664亿元增长到1520亿元,年均增长31.1%;实现利润由14.6亿元增长到85.2亿元,年均增长73.3%。孟凤朝说:“我们用3年的时间,再造了一个半中交。”
目前,中交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港口建设及设计企业,中国领先的公路、桥梁设计和施工企业,中国最大、世界第三疏浚企业,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商。
四招化解成本压力 孟凤朝坦承,2008年中交集团的发展确实遇到一些压力,国内原材料涨价和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全球经济衰退等因素,都会对中交集团的经营产生影响。
根据2007年年报显示,基建业务占到了中交股份主营业务收入的三分之二,今年以来,钢材、水泥等建材价格的持续上涨,势必会抬高基建业务成本,削弱基建业务利润率。而以控股的
振华港机(600320)为代表的中交集团装备制造业务,同样也会受到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
孟凤朝告诉记者,中交集团已经准备了四招来化解成本压力。第一招是只接工程,不包材料,以去年中标的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合同为例,总金额208亿元的合同中约定,主要材料由业主来承担;第二招是与业主分摊风险,在工程合同中约定,建材涨价超过多少幅度,将由业主承担;第三招是提前采购大批材料,去年振华港机就提前储备了10万吨的钢材;第四招则是针对地方材料的涨价,加大前端科学规范的管理,消化一部分成本影响。
中交股份董事长周纪昌表示,今年将把毛利率提升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在2007年的基础上,争取把毛利率提升0.8个百分点。据年报显示,2007年中交股份的整体毛利率为10.33%。
借“出海打鱼”争世界一流 谈到中交集团今后业务的扩展,孟凤朝表示,由于公路建设规模受到投资的控制,大工程市场小,港口建设等水工市场也不大,因此中交集团未来会加大进军海外市场的力度,以及大举进军铁路建设,同时向BT、BOT、BOO、BOOT等高端市场发展,并拓展在资源、能源项目中的业务比例。
中交集团未来的战略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建筑企业,经济指标对标的都是国际前五名的顶级建筑企业,而海外市场将是决定中交集团能否成为世界一流的关键。
2007年以来,中交集团相继中标了马来西亚滨城二桥项目(12.3亿美元)、安哥拉洛比托港扩建项目(11.9亿美元)、安哥拉北方道路改建项目(6.6亿美元)、沙特阿拉伯扎瓦尔港口项目(5.8亿美元)、利比亚米苏拉塔房建项目(5.5亿美元)等。
2007年,中交集团海外营业收入37.6亿美元,占集团营业收入总额的19.3%。2008年1?4月,集团境外完成营业收入14.3亿美元,占集团营业收入总额的22.9%。
孟凤朝表示,中交集团计划三年内让海外业务占营业收入的30%,五年之内占到40%,稳居世界前五名。
孟凤朝表示,中交集团的海外业务善于利用当地资源,吸收外方投资,依照当地法律规定,采用参股、联合经营、股权置换、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快向属地化、本土化方向发展,实现资源全球配置。同时,中交集团积极谋求通过资金购买、品牌特许、以股换资、合资合作、联合收购等多种方式,有选择地与世界一流建筑、咨询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形成联合体,确保项目利润空间。
孟凤朝还透露,中交集团还通过海外基建业务延展到一些能源和资源项目,比如与国开行联合与非洲刚果(金)政府合作的以公路基建工程换矿石资源的项目。
此外,中交集团充分发挥海洋施工技术优势,争取在海洋工程、海洋矿藏开发、绿色能源领域实现突破。公司开始大力开拓海上重工业务,为海上石油开采提供方向性保护。
据中交股份副总裁陈云介绍,以前海上石油开采通常是搭建一个钻井平台,一旦资源枯竭,平台也就废弃了。如今中交自主研制成功了海上7500吨全回转浮吊“蓝鲸”号,可以把重达7000吨的钻井平台整个吊起,送往其他海域,大大节约了石油开采商的平台搭建成本。这个能够把埃菲尔铁塔一把提起的大家伙,是完全的中国制造。长期以来,海上巨型浮吊是海上油气田开采等海上工程的紧俏装备,一直被美欧日独占。此前,世界上起吊重量7000吨以上的浮吊只有3台,最重的也仅为7100吨。
目前,中交集团13000吨浮吊、28000吨巨型水上浮吊的建设也已提上议事日程,将成为国家装备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单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