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观察家
焦点透视:6月19日晚间,发改委发出通知:提高汽油、柴油价格和电价,但同时,根据《价格法》第三十条规定,决定自即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对全国发电用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但是,限价却引发了新的问题。
据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目前来自各个电厂的消息显示,各大发电厂已经快沦落到无米下锅的境地了。国家电监会统计,到6月初,国内已有35台发电机组由于缺煤而停机。
⊙姜仪云
对发电用煤的临时价格干预,导致一些煤炭企业更愿意通过市场销售煤炭,在煤炭供应紧张的今天尤其如此。按照规定,给电厂的计划用煤价格是由政府定价,煤炭生产企业按照每吨300到350元的价格销售,而在市场上,煤炭销售价格可以卖到每吨500元甚至更多。如此大的差价使得煤炭企业没有任何动力向火电企业供应电煤,而这正是火电企业在电价上调后反而愁容满面的根源。
在对电煤价格进行抑制的同时,也抑制了煤炭企业的供应动力。而现在,只要愿意以市场价买煤,市场中有的是电煤销售,这种现象正是对煤炭企业供应动力不足的诠释。
对于有关部门而言,抑制电煤涨价是个两难的事情。一方面,电煤价格已经远远低于市场价。另一方面,煤炭价格已经市场化,非要在已经市场化的煤炭中开出一块独立的计划机制掌管下的独立空间是非常困难的。我国的煤炭50%以上用于发电,这意味着煤炭市场化的一半多要实行计划管制。而在市场化过程中尝到甜头的煤炭企业又怎么愿意把近在咫尺的利润让出去?
在市场化的路上,煤炭企业已经难以回头。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煤炭供应市场化与计划机制下的“阴阳脸”现象是难以维持的。另一点也是可以肯定的:市场煤与计划电之间的矛盾是行政力量难以平衡的。煤电联动在煤炭价格上涨幅度达到提高电价条件的情况下,接连三次都没有作出调整,显现出市场煤与计划电之间难以平衡的现状。如果不能坦然承认和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我们就很难找到真正的解决问题之道。
要解决电煤与火电企业之间的矛盾,有两个解决方案:一是煤炭从市场机制中完全退缩,重回计划机制,由市场定价,与计划下的电价形成平衡。二是电价市场化,电煤价格也市场化,使得电价与煤炭价格由市场的力量进行调节,通过市场这个媒介达到利益的平衡。在通胀压力依然比较大的情况下,这样做或许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比起因电煤供应短缺或电力企业因亏损停产导致的电荒的危害,这种危险其实要小得多。
在煤炭价格已经放开的情况下,在市场煤中试图单独开出一块计划特区困难重重。一半市场机制,一半计划机制下的煤电矛盾,只会越来越严重。在电煤价格受限后,电煤供应紧缺所发出的信号已经说明了一切。适时改革,理顺目前的煤电供应与价格机制,或许是唯一能够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选择。
(作者系能源学硕士,工程师)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贾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