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元
东边不亮西边亮。当A股基金遭遇市场险滩之时,基金公司则对企业年金业务明显发力。
以往5、6月份本不是企业年金热闹的时节,但今年这段时间,基金公司在企业年金管理业务的开拓上传出了密集的消息。
值得关注的是,“养颐乐1号”是针对中小企业创设的年金池,这种模式为基金公司发展中小企业年金业务开辟了思路。
业务不受股市影响
作为主要依偎股票行情生存的基金公司而言,“目前的生存质量”较去年大幅下降。一方面,新基金发行受到冷落,“迷你”基金频现;另一方面存量基金遇到份额萎缩的尴尬。
据某证券公司基金研究员介绍,基金公司旗下基金资产净值已经从最高3.27万亿元跌落到不足2万亿元的水平,规模缩水超过三分之一。而靠提取管理费的基金公司面临着收入下降的局面。
对基金公司而言,另一块业务则蒸蒸日上,那就是年金管理。博时基金公司养老金业务部总经理耿红介绍,“已经开始运作的年金客户仍然按照年金计划缴费情况和委托合同的约定追加资金。”
在发达国家,企业年金规模往往相当或超过共同基金的规模。
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01年规范管理的企业年金只有200亿元,2005年底,增加到650亿元。2006年一年,企业年金就增加260亿元,到年底达到910亿元;2007年再增400亿元,年底达到1300亿元。
基金公司从企业年金管理中获取收益起始于2006年。2005年8月2日,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9家基金公司有资格成为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人。基金公司由此展开了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业务(现已有12多家基金公司获准开展年金投资业务)。次年,获得资格的基金公司相继同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年金开始入市。
由于对企业年金的披露并不在基金公司公开披露范围中,因此很难准确统计基金公司管理多少亿规模的企业年金,但业内介绍,用以投资的年金大部分都是交由基金公司投资管理。
据博时、南方介绍,两家公司签约管理的企业年金量都超过了100亿元,相当于一只大型基金的规模。
依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投资管理人提取的管理费不高于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1.2%。
这样的限定略低于股票型基金管理费率,但某基金公司人士介绍,在和委托人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年金管理也可以有业绩提成。
如此,不难想象基金公司对年金业务争取的迫切性。而年金业务更具吸引力的是未来。
某基金公司人士介绍,一半基金公司都会同企业签署长期合同,随着企业的壮大,企业拨付的年金也会水涨船高。因此,基金公司对年金业务跑马圈地是“收益终身”的举动。
1500亿资金带来的憧憬
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规定,投资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及投资性保险产品、股票基金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30%。其中,投资股票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20%。
以1500亿元的企业年金规模测算,理论上,直接进入股票市场的年金最多可以达到300亿元。
然而,年金大规模发展有一定的障碍存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年金的受托人注册资本不少于1亿元人民币,且在任何时候都维持不少于1.5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这只是硬性条件,除此之外,还需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等其他7个条件。
前两年,养老保险公司针对中小企业推出过一些年金计划但没有基金公司参与。
5月底,中国金融史上首次由两大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设计,并首次由基金公司参与投资管理的中小企业年金计划“养颐乐1号”推出,该计划组织形式是,由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托管人,博时基金、海富通基金和南方基金等3家基金公司担任投资管理人,在统一的管理制度、合同、流程和标准的投资组合下,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服务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计划。
“养颐乐1号”年金计划提供了博时稳健回报基金组合、博时安全增利债券组合等不同风险及收益的产品组合,企业可根据资金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投资组合。虽然不同组合的管理人不同,但该计划管理制度、合同、流程和标准都统一。
根据2007年统计,国内的中小企业数量大约在230万家左右,却鲜有开展企业年金计划。“养颐乐1号”模式的推出或将引发中小企业年金业务的大发展,也为基金公司的业务突围带来憧憬。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