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披露的减持市值从1月份的108.49亿元下降至6月份的11.8亿元大宗交易系统分流明显
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进入2008年的解禁潮后,限售股股东的减持行为虽然十分频繁,但减持市值逐月减少。与此同时,在解禁新规出台后,大宗交易系统的分流作用明显。
根据联合证券和
海通证券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至今年上半年,公开披露的大小非合计抛售了77.42亿股,套现市值为1140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呈现减持市值逐月减少的势头。1至6月的减持市值分别为108.49亿元、51.42亿元、45.48亿元、26.36亿元、13.11亿元和11.8亿元。虽然按照上半年2.8万亿的解禁市值看,减持比例甚小,但不包括无需公告的“小非”。
海通证券研究所汪辉认为,从上半年“大非”减持的情况来看,显示出限售股对市场的压力没有那么大。在市场快速下跌的2至6月份,减持市值分别为51亿元、45亿元、26亿元、13亿元和11亿元,减持市值占解禁市值的比重非常小。偏低的股价,对“大非”没有太大的动力减持。
汪辉估计,下半年“大非”的减持市值将在200亿元左右,不会对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造成实质性影响,并且这些减持所得资金也不一定会完全游离于二级市场之外。不过明年和后年,限售股解禁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为2008年的2至3倍。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发布以来的2个月,大宗交易交投也分外活跃。据证券通系统统计,4月22日至6月30日,两市A股一共通过大宗交易系统成交了161笔,成交金额高达65.46亿元,占据了大宗交易系统上半年整体90亿元成交金额的七成。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大宗交易系统上的所有交易均为“大小非”的减持,但可以看出,有不少股东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了股份转让,大宗交易系统起到了明显的分流减持压力作用。
解禁新规推行两月大宗交易成交65亿 解禁新规推行2个月以来,大宗交易交投分外活跃。据证券通系统统计,4月22日至6月30日期间,两市A股一共通过大宗交易系统成交65.46亿元,占上半年大宗交易系统成交金额的72%。
自监管层4月22日出台《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至6月30日,两市A股一共通过大宗交易系统成交了161笔,成交金额高达65.46亿元。与近两个月来几乎每天有交易发生的热闹场面相比,年初四个多月来的大宗交易系统显得十分冷清,平均一个月仅成交11笔左右,与如今的每月80笔交易相差甚远。另据统计,上半年两市A股一共通过大宗交易系统成交90.35亿元,这意味着4月22以来的交易规模,已经占据上半年成交金额的逾七成。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月来成交的161笔大宗交易中,总共涉及52只品种,可见个股成交的集中度较高。其中成交笔数最高的要属
兴业银行,截至6月30日总共通过大宗交易系统成交了20笔,成交金额高达7.38亿元,全部被世纪证券深圳福虹路证券营业部吃进。两只中小板个股
荣信股份和
广宇集团也成为上半年来大宗交易系统的“常客”,分别成交了14笔和12笔交易。
业内人士分析,频繁出现的品种,一般是持有该股的“小非”,在限售股解禁后进行分批减持。比如广宇集团的相关人士就向记者透露,该公司5月份密集成交的14笔交易中,有很大部分为公司已经离职的高管所售,7月份出现的几笔交易应该是其他“小非”抛售。
此外,大宗交易系统不乏权重股的身影。除兴业银行外,
中国石化、
中铁二局、
中国平安、
中国人寿、
浦发银行、
交通银行和
中煤能源,共8只权重股现身于大宗交易系统。其中中国平安的9笔交易合计成交金额19.21亿元,中国人寿的3笔交易合计成交金额10.88亿元,位居上半年两市大宗交易成交额前两位。
对于大宗交易系统呈现出的交投明显增多,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不是所有交易均为大小非减持,但可以看出,解禁新规推出后,有不少股东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了股份转让,而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通常低于当日二级市场均价的现象,也体现出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双方的成本。(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单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