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频推新举措

  本报记者综述 (记者钮怿 张晓鸣)根据计划,上海援建的8万套过渡安置房共6000车次将在7月20日之前全部运抵四川灾区,然而上海运输业符合条件的车型资源十分有限。面对这一紧急任务,今年年初正式上线的上海陆上货运交易中心信息平台主动请缨,在网站首页发布了“关于灾区过渡安置房运力采购招标的通告”。

短短2天,便收到了全国各地多家物流企业、近600辆符合条件的货运车辆的投标意向。

  正是依托现代物流、信息流、人才流的力量,上海迅速响应中央号召,确保了灾区援建工作得以在第一时间展开。短短两个月时间,上海在绵阳地区的4万套过渡安置房援建工作已近尾声,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工作也进入了实质性启动阶段。目前援建都江堰首批23个硬件项目和10个软支持项目已经确定,1万套过渡安置房全面开工,都江堰市的重建规划也将在7月底提交会审。

  从物资生产到资金调配,再到项目推进,上海在前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中表现出的“爆发力”再一次证明,只有发展才能为我们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6月15日召开的全市党政负责干部大会锁定了上海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全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坚持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一个月来,各条战线扎实工作、锐意进取,牢牢抓住科学发展这个推动城市持久发展的源动力,更加努力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奋力地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6月下旬,上海市政府和市发改委网站公布了《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征求意见稿)》,其中列出了包括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两大类共20个产业。来自业界和学界的声音不约而同地表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虽是上海早已确定了的产业结构政策,但如此详细地列出产业门类还是首次,此举明确地显示了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事实上,就在6月24日下午召开的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学习会上,市委班子以鲜明的态度证实了各界的判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快慢和方式决定着上海的未来。

  此后短短数日,推进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新举措频频见诸报端:

  7月1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路线图”确立,在描述“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时,有关方面大幅深化“市场体系”的概念内涵:加强机构集聚,资金、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支付、结算和清算中心建设,以及各项金融专业服务中心建设,都成为了上海努力的方向。

  4日,上海出台七大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政策,内容涵盖政府特殊津贴、户籍、社保、子女教育等各个方面,全力培养和吸引高技能人才,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人力保障。

  5日,上海与商务部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全面提升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并带动和促进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一批新政策有望在上海先行先试……

  一系列推动经济转型的政策,令社会各界精神一振。但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城市持久运行在良性轨道上,不但需要大胆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下功夫,努力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尽可能避免“政府低效”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阻碍。

  今年以来,上海围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工作的公开透明、提高行政效能”,频出重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性收费项目、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贯穿上半年工作。特别是今年6月以来,以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平台,上海确定了全年的重点改革工作,其中包括着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管理创新、深入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制定促进金融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快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剥离街道招商引资职能试点、大力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等。

  在推进各项改革的过程中,有一个声音格外值得关注:既要勇于打破常规思路和习惯做法,又要强调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的协调性,坚持在决策之前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这个声音,俨然上海自上而下形成的共识,正孵化着更多科学、民主的体制机制。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