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电信业重组后的新格局,我们已经将公司内部负责运营商业务的相关部门进行了重组和针对性归类。”7月14日,北电大中国区的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就在联通拟向中国电信出售CDMA网络的消息发布后不久,北电就积极与电信进行接洽,以求在重组后的新格局中寻找机会。
该北电人士表示,最近几年来,由于中国电信市场基于重组预期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北电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布局也难以明朗。事实上,北电的强项CDMA业务近年来则由于
中国联通C网建设放缓而难有斩获。
而从全球市场来看,北电在新一轮电信设备商整合、重组的浪潮中,显得日渐式微。2006年,北电宣布将其3G业务部门出售给阿尔卡特,并全面向WiMAX技术转型。
彷徨之际,北电也在开始新的布局。
7月9日,北电宣布其大中国区从亚太区剥离,任命吴振生担任大中国区主管,并直接向北美总部回报。
但一位熟悉北电的业界人士对记者表示,北电大中国区的独立,对其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有一定意义,但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下,北电在中国市场仍然困难重重。
大中国区“晋级” “随着大中国区对于北电的产品和市场战略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我们需要亚洲地区的代表直接参与到公司高层领导的活动当中。”对于大中国区地位的提升,北电全球销售执行副总裁BillNelson表示。
据记者了解,亚洲区对北电全球业绩贡献已经达到16%,而亚洲市场25%-30%的贡献又来自中国。但是,北电全球战略调整的大背景以及中国电信市场投资的特点,使得北电在中国业务起色不大。
2006年8月,北电宣布任命吴振生为大中国区总裁,以取代在当年5月离职的北电前大中国区总裁毛渝南,全面负责北电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业务。
2006年之于北电,可谓“多事之秋”。当年5月,北电确立WiMAX、个人多媒体服务以及IP视频网络技术为加强研发的三大领域,同时取消了六个产品,消减了三个领域的财务预算;6月,北电宣布在全球裁减1900个工作岗位;9月,北电完成了转型以来的最大手笔,将UMTS无线接入业务及相关资产出售给阿尔卡特。
而大中华区也在北电全球转型的“阵痛”中几经沉浮。无线市场持续下滑,缺少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吴振生上任面临的首要难题。
对此,吴在北电转型中提出三个原则:一是将资源集中在最有优势的技术上;二是关注市场发展方向;三是优化由内及外,调整内部组织架构,甩掉包袱。
基于此,两年以来,吴振生对北电大中国区的战略做出了两个大的调整:一是重点突出企业网领域;二是大力发力统一通讯市场。
北电企业网部门一人士向记者透露,在吴上任之前,北电实际上在用运营商的模式经营企业网市场,75%的人力资源集中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北区市场。自2006年开始,北电在企业网领域展开了全国布局,先后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市场,基本在中国市场的主要区域完成了全覆盖。
2007年2月,北电还与神州数码签约,后者成为北电企业网全线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总代理商,并负责该产品在国内的企业级市场拓展及渠道建设工作。
而在统一通讯领域,赛迪顾问一位资深分析师称,目前北电在中国“统一通讯”市场的份额约占到10%。
此番大中国区“晋级”,吴振生将直接向北电全球业务执行资深总裁汇报,不再向北电亚太区汇报,这将有利于北电在中国企业级市场的深耕运作。
记者还从北电内部获悉,受美国次级债危机所带来的经济放缓影响,北电最核心的北美市场自去年其持续走软,“北电希望通过突出中国市场来对冲全球范围的颓势”。
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在移动通信领域日益式微的北电,未来在中国市场会继续发力企业网和“统一通讯”业务。而这些市场对本土化和市场策略的灵活要求更高,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北电此次架构调整的背景。
本土化突围 尽管北电大中国区“晋升”,但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仍非坦途。
在移动通信领域,北电全球已将战略转向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WiMAX,这与3G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市场而言,显然存在一个巨大的“时间差”。
7月2日,北电公司港、澳及南中国董事总经理黄凯向记者坦言,目前北电的WiMAX技术仅在北美和欧洲一些运营商试用,而中国市场则相对迟缓。一位北电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北电在中国市场仅参与了运营商在部分城市的试点,“有的还处在实验室阶段”。
事实上,北电WiMAX技术一度寄予厚望的中国数字城市建设市场,也充满变数。一位曾参与深圳无线城市建设规划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一方面,北电目前在各地无线城市建设中所获得市场份额不大,另一方面,国内无线城市建设本身亦缺乏明确有效的盈利模式。
很显然,北电在中国移动通信领域的市场有日益边缘化的可能,而北电大中国区重点发力的“统一通讯”市场也将面临不小压力。以IP通信为例,AVAYA以25%的份额位居首位,而北电的份额大约在10%。赛迪顾问高级副总裁吕国英对记者分析:“北电在高端产品上优势明显,但对于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上缺乏竞争力。”
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光通信市场上。随着华为近年的突起,北电在光通信市场的份额也逐年下滑,截至目前,华为在该市场已占据60%的份额。
“除了价格因素外,光通信市场越来越注重本地化经验。”吕国英认为,现在的光通信市场更强调端对端的整体解决方案,而北电在本地化经验的“短板”,是造成在该领域日益式微的重要原因。
研发转移趋势
有分析人士认为,北电大中国区架构的调整是意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本土化短板。而在此背景下,北电的研发也有向中国进行本地化转移的迹象。
今年4月,北电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提升研发效率的战略计划。作为北电全球研发网络中的一部分,来自中国的研发板块被提升较高的高度。记者获悉,北电决定将其在北京和广州的中国实验室,发展成为除渥太华研发中心之外的另一个全业务研发基地。
“包括WiMAX在内,中国实验室将更侧重于针对中国市场本地化的研发。”北电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上述两个全业务研发基地将拥有横跨北电所有专业领域的研发人员。
而在此前,针对中国市场的本地化转型,北电从供应链环节就已悄然展开。2007年11月,北电在亚洲的首个全球运营中心在上海正式运行,该中心主要职能是依托中国市场资源,提供战略采购、供应链运营,以及订单处理能力等全套服务。
“从基础研发到产业链均向本地化转型,北电希望以此在中国市场有所突破。”上述北电人士向记者透露。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