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01:在青岛举行的2008年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上,记者不仅看到了国际国内家电品牌的很多新面孔,还了解到,海信坚定地走自主研发、长虹通过巨资收购来提高技术、海尔则继续走品牌之路,客观的说,中国家电行业研发能力还没有赶上那些一线的国际品牌,面对博览会上同台竞技的外国同行,我们依然能感到形势严峻。
图片02:随着电子产业升级,很多国外企业都放弃了单打独斗的习惯,开始联手搞研发、做产品,记者在博览会上就看到了很多技术标准组织的身影,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都在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因为可以从中获益,而中国电子商会会长曲维枝也认为技术标准是企业的生命线。
家电博览会:洋品牌比我们强在哪里?
电视要换平板的,电脑要换双核的,手机要换3G的,这是眼下很多年轻人追求的消费时尚,这么多电子产品在换代升级,对家电企业那是难得的商机,但在这场争夺技术和眼球的电子大战中,我们的民族品牌做好准备了吗?除了拼价格,它们还能拿出什么样的杀手锏?今天我们就到青岛举行的2008年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上,去看看国内家电品牌的新面孔。
国内家电品牌的新面孔,家电巨头之间的不同路
今年博览会的主题叫做自由连接,博览会上到处都是新鲜的东西,一个女孩正挥舞着手里的遥控器打乒乓球,对手是国家队队员,而这架眼镜可不一般,带上它就可以看录像。
“一个美女在喝茶。”
这是海尔的U-HOME。
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刘宁:“海尔的UHOME,它实际上是一个生活方式。”
刘宁负责海尔集团的技术研发,他骄傲地介绍这项他们经过十多年努力开发的成果U-HOME。
刘宁:“比如说你在办公室里面,可以通过电脑,可以通过手机短信,那么可以通过电话,来控制你家里的空调,控制你家里的热水器,但是在家里的时候,通过电视,通过你的冰箱,通过你的电脑,那么可以欣赏到网络上所有的节目,可以实时的跟外面所有的超市联系购物。”
生活真的可以变得这么方便吗,记者在海尔的展台上也体验了一下。
熊曼琳:“这大概是我见过的一部最大的手机,不过它其实和我手里的这部手机没什么区别,经过注册之后,我无论在将来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控制我家里的所有的家电,我现在就来试一试看灵不灵,我现在要发送一个短信息,我要把那里的空调打开,我现在告诉家里的空调,也就是那部空调,我现在要打开,我的短信息已经发送出去了,看来还是需要一些耐心,开了,有了这样的办法,我将来出门时即使忘了关家里的电器也不用在担心了。”
在自由连接的概念背后,平板电视依然是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占据着博览会最显眼的位置,海尔,东芝,TCL,长虹,日立,各大品牌都展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
这是长虹生产的全国首家电视机屏。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德轩:“我们国内是首家生产这个屏的。”
这是TCL生产的不带机顶盒的全模式高清数字一体机。
TCl集团工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朱昌昌:“这个在国内还是独家的。”
这是在中国最先投放的东芝CCTV高清电视。
记者:“比第二名早了多长时间?”
东芝(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雷海涛:“第二名,现在还不知道第二名什么时候能投放。”
几乎每一个电视厂商都自信满满,认为自己的产品更有竞争力,然而在众多的厂商中记者却发现少了一个重要的身影,海信,作为国内家电业的巨头,他们的缺席让人感到意外。
就在博览会召开的前一天,海信在自己的办公大楼里召开了新品发布会,新品就是一个LED超薄液晶电视,海信副总郭庆存对这部电视充满感情。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庆存:“从2005年以来,我们的芯片开发成功以来,这是另外一个值得我们有自豪感的产品。”
作为海信研发负责人,郭庆存见证了海信点点滴滴的艰辛,他为LED平板电视感到骄傲,但是他也坦率承认,国内的平板电视专利技术拥有量与国外企业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郭庆存:“如果从专利拥有量来看,差异巨大。”
记者:“如果把海信拿到国际上去?”
郭庆存:“不要拿到国际上去,就是跟在中国申请专利的跨国公司一比较,我们就差得很远了。”
郭庆存用平板电视的液晶面板做例子,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电视机屏,中国厂商由于没有核心技术无法自己生产面板,只能进口,因此国外厂商攫取了平板电视制造的大部分利润。
郭庆存:“70%的掌控在别人手里,掌控在别人手里,那个利润是别人说了算,或者说那块利润是别人拿走了。”
面板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技术,但是上百亿的生产线投资让很多中国厂商犹豫不决,实际上不仅是面板,还有经常提到的包括芯片在内的很多核心技术都需要巨额投资。
郭庆存:“投入巨大,而且风险巨大,投入必然会产出,这个是没有风险的,但是研发,没有风险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因为你投进去以后,什么时候能够拿到结果。”
记者:“也可能没有结果。”
郭庆存:“没错,所以这个是要考虑考虑的。”
但是没有技术就始终没有竞争力,海信小心的选择在资金承受范围之内的技术研发,追赶着平板电视的最前沿,LED液晶面板正是他们自主研发的结果。
郭庆存:“那么今天,我们已经可以自己掌控的在50%以上了。”
海信通过自主研发提高国际竞争力,而作为专业电视机生产厂商的长虹则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直接购买国外的平板电视等离子面板生产线。
郭德轩:“这个决心是很难下的,你要投资60个亿。”
记者:“当时是不是因为资金压力很大?”
郭德轩:“这个60个亿对中国企业来讲,那就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
现在长虹已经可以生产平板电视的电视机屏,这也是国内唯一的一家,然而在欣慰的同时,长虹依然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
郭德轩:“过去开发一个产品,你要管个几年,现在一个新产品就几个月,一年半载就算长的了,你别看我们,所以现在的竞争很激烈。”
对于长虹的做法,家电业的另外一个巨头,海尔似乎并不以为然,刘宁这样评价。
刘宁:“我建议不要,不要把这个这么多的精力去关注我们国家有谁能够生产某一种屏,这不是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或者是说发展趋势吧,并不是把自己,把一个产业链的从前端到后端全都做完,它只是做其中的一部分,但是这一部分是不是最具有附加值,最具有价值的那一部分。”
记者:“海尔认为哪一部分是最有价值的呢?”
刘宁:“品牌,品牌是最大的价值,就像奢侈品一样,同样的制造,同样的原材料,同样的物流,同样的服务,但是你有的这个产品就100块钱就可以买到,但那个可能要1万块钱,这里面是什么,是品牌。”
海尔坚持品牌才是企业的生命力,给产品添加更多的价值是产品升值的最重要方式。
刘宁:“你做的是5000块钱的电视,那么其中的不管是屏也好,其他的部件也好,可能占到了一大部分的成本,但是你为什么不去考虑这个电视以什么样的形式可以做出5万块钱的电视?”
记者:“什么样的电视会值5万块钱呢?”
刘宁:“你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电视,第一它可以用来上网,第二你可以去看你在书房里的电脑下载的电影,那你前端的那些,那些部品,即使全部都是原来的价格,但你有没有能力把这个产品给用户时,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让用户可以用他的价值来交换你的价值。”
国际品牌日立电视靠技术创新走过133年
站在数字家电更新换代的当口,海尔、海信、长虹,国内家电业这三巨头,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海信坚定地走自主研发、长虹通过巨资收购来提高技术、海尔则继续走品牌之路。然而,客观的说,中国家电行业研发能力还没有赶上那些一线的国际品牌,面对博览会上同台竞技的外国同行,我们依然能感到形势严峻。
在热热闹闹的博览会一角,记者发现了日立电视,他们的平板电视是整个展厅中最薄最轻的,而这也正是电视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整体的这款机子,它的厚度只有3.5厘米,那就是很薄很薄的,差不多这么厚,我们的重量也很轻,我们32寸可能只有10.9公斤。”
“那我能把它抱起来吗?”
“可以呀,没有问题。”
“我来试一下,20斤,那正常的平板电视一般得多少斤?”
“正常的电视一般可能要在40斤左右。”
“你觉得它轻吗?”
“轻,我能抱两个。”
记者遇到的一个小伙子是海信集团的开发人员,他说现在国内还没有厂商能做这么薄的电视,而国外已经有好几家了,东芝中国区的副总雷海涛证实,研发新产品,东芝从不犹豫。
东芝(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雷海涛:“我们就是宁可把所有的利润都投到这个下一代的产品上来开发。”
记者:“您宁愿把所有的利润?”
雷海涛:“对,因为从数字上来看是这样的,都是5%左右。”
记者:“那这个技术研发的成果给你们带来了多大的好处?”
雷海涛:“干脆这么说,因为东芝现在正好今年是133年,1875年成立的,实际上一个公司能生存这么多年的话就是靠技术吃饭,随时跟进这个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才能使一个公司能够生存这么多年,现在我们就是面向下一个133年。”
雷海涛使用了迂腐这个词来形容东芝对技术创新的坚持,而正是这样的迂腐让东芝平稳走过133年,在坚持进行技术研发的同时,东芝提高技术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同其他公司的合作。
雷海涛:“有很多,比方说在这个小型的液晶面板,我们和松下有合资公司,就是说是一种互补,实际上说双赢,也可以说是一种互补的这种合作,就是说避免大家很多公司重复投资,有些东西可以比较有效率的把这个事做出来。”
雷海涛认为,没有一个企业拥有所有的核心技术,正是各个企业之间技术上的合作使得产品能够更快地研发,更快地投向市场。
记者:“海尔和海信,您觉得他们是有合作的空间的吗?”
雷海涛:“这个别的公司的这个事情不好说这个。”
记者:“或者说国内的家电行业,他们彼此之间您觉得是有合作的空间?”
雷海涛:“我觉得完全是有合作的空间,为什么呢?因为有些国内的家电厂商,当然现在非常壮大,这个生产的量也非常大,但是核心技术的掌握可能还有限,在这个领域里边的话,我觉得更需要大家坐在一起合作,这样才会使力量更强。”
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是共赢的,那么海尔,海信两大家电业巨头同在青岛,近在咫尺,他们能合作吗?
记者:“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整个展馆中最好的地方,以往,我的左边是海尔右边是海信,他们就像青岛市的哼哈两位门将把守着这个黄金地段,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会比谁的音乐声音更响,谁的展台搭得更高,今年海信说地方不够大所以没有来,而一个更准确的说法是展会没能给海信提供一个最好的地方足以与海尔抗衡,因此他们选择了离开,由此可见,这两家家电业的巨头他们之间的竞争是多么激烈,他们的关系又是多么的微妙。”
技术标准是企业的生命线,参加技术标准的制定可让企业从中获益
我注意到一个变化,随着电子产业升级,开发一项新技术的投资风险也在同步放大,很多国外企业都放弃了单打独斗的习惯,开始联手搞研发、做产品。其实,对企业来说,不管是竞争还是合作,利益总是第一位的,即使那些常常把合作挂在嘴边的公司,也是亲兄弟明算帐,那它们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大家能够坐到一起来呢?记者在博览会上看到了很多技术标准组织的身影,它们就在各家企业之间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所谓技术标准,它的三个方面的特点:一、各个企业通过向标准组织提供各自的技术和专利,形成一个个产品的技术标准;二、企业产品的生产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进行,所有的产品通过统一的标准,设备之间可以互联互通,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销售产品;三、标准组织内的企业可以以一定的方式共享彼此的专利技术。
看来,这些标准组织绝不是到展会上来看热闹的,那么,他们的到来究竟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来看看一个叫闪联的标准组织。
在消费电子博览会上,中国的标准组织闪联和日本松下HD-PLC标准联盟正式签约,闪联的负责人孙育宁告诉记者,事实上,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都在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
闪联信心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总裁孙育宁:“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那企业可以共享自己的相关的创意,对技术发展的判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同时在这个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通过企业联盟之间的这种合作,可以比较有效的实现技术专利这个授权和共享。”
记者:“我比如说,我只有一项专利,我把它贡献给了标准,那么我可能从中获得十个更多的专利技术为我所用是这个意思吗?”
孙育宁:“对,我们自己约定,在闪联这个技术标准里边,我们要求所有参与的,我们的企业都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实现专利的授权。”
孙育宁认为,在同一个技术标准下,企业之间可以更好地进行技术合作和专利共享,而技术标准的不断更新,也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目前,海信,长虹,TCL,康佳等都已经加入了闪联标准。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德轩:“因为每一家无法单独做成一个标准,都只有参与,你不参加那你就享受不了,你参加你可能做一部分工作,但你可以享受全部,这是很划算的。”
企业都很乐意参加技术标准的制定,因为可以从中获益,而中国电子商会会长曲维枝也认为技术标准是企业的生命线。
中国电子商会会长曲维枝:“我们现在讲我说这个产业大,但是缺少核心技术,就是好多标准,你自己没有标准,你跟着别人走,所以标准是这个产业的生命线,也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的制高点。”
曲维枝认为技术标准可以让我们的企业间有更好的合作,同时国家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更是企业获得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曲维枝:“我认为是需要组织,大家都来参加,他们都单打独斗没那么大能力,韩国能做到CDMA的时候,它就国家拿了五千万美元,四大企业拿了五千万美元,然后统一组织研发,起来了,一年干起来了,就是这种路子,例子挺多的,中国,我觉得需要加强组织。”
半小时观察:竞争意识也要升级
每年在青岛市举行的消费电子博览会就像是一个舞台,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员们在那里粉墨登场,用新产品、新技术、新概念来进行“自由连接”。但是“自由连接”有时候只是主办方的一厢情愿,中国家电企业要通过资本、技术和品牌的合作摆脱恶性竞争的宿命,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家电业一直处于外表光鲜内里苦闷的状态,持续了二十来年的价格战如今还是战战不休,以前跨国公司在中国企业的价格战中吃尽了苦头,但是今天他们通过技术更新、产品换代,让中国企业体验到了差距的苦头。
如果不谋求企业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有理由相信,中国企业最终有一天,会被跨国公司用新技术和新产品挤到市场边缘。其实对于这样的危险,国内家电企业也意识到了,十多年前,长虹挑头的彩电联盟,可以算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这个简单的联盟和一纸宣言,始终还是没有解开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而新技术、品牌和资本的全方位对接则更没有进入实质性的操作。
随后家电市场上出现的标准组织,似乎给家电企业的合作带来了一丝新的希望。它的角色说白一点,就是要在各位巨头中间,当好和事佬。但这几年中,国内的这些家电巨头们似乎没有认真的对待过这个中介组织,我们期待中的强强联合,依旧在以龙虎斗的形式继续上演。或许有一天,我们能看到中国家电企业之间的合纵连横,能看到企业间良性互补的合作,但今天着急要做的,还是革新企业的竞争意识,这样的功课,将最终决定企业的命运。我们都知道手里的手机、电脑要升级,企业的头脑也要跟的上新版本。
记者:熊曼琳
摄像:李培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