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GDP为13061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中新社发刘怀君 摄
版权声明: 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7月18日电香港《大公报》7月18日发表社评说,7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大形势一如所料,通胀高企而增长回落,可视为近年中国经济的一个较明显转折点,开始反映国内外发展环境中与日俱增的不利因素。
故对数据所含启示必须认真探究,绝不容轻忽。
社评指出,上半年经济有两大焦点,其一是GDP增幅滑落至百分十点四,同比下降一点八个百分点,次季的下滑幅度更大,达到二点五个百分点,降到百分十点一。显然,增长速度下降趋势已成,并有加快迹象。次季度增长率的急降尤其值得关注,这已超出“软着陆”的范畴,可算是“半硬着陆”。另一焦点是通胀高企,上半年CPI升百分七点九,同比高出近五个百分点。由于国际商品价格高企,而国内原料及能源又有紧缺迹象,故五、六月CPI虽回落到百分八之下,却未能确认涨价压力已开始减褪,特别是当政府出台了不少人为的压价措施,令压力一时未能释出。
社评认为,无论如何,至此中国经济已基本结束了前五年的上升及高位运行阶段,出现拐点而转入“缓涨”(slackflation)阶段,其特点是增长明显放缓,而通胀上升或高企。要了解放缓的根源,则须探讨增长动力的变化。过去几年GDP由投资、消费及净出口等三头马拉动,故动力甚强。但在今年这个基本格局出现转变,形成三马变二之势:净出口出现由升转降拐点,由动力变为阻力。同时,投资拉力亦减弱,上半年投资增长逾二成六,同比加快零点四个百分点,但扣除高通胀后实际是放慢了。只有社会零售额实际增长逾一成二,反映消费仍保住过去两年的强势,但当出口大幅放慢而投资转弱后,消费强势还能维持多久?
社评称,如从国内外环境看,经济前景更不容乐观。上半年国际环境随欧美金融危机恶化,打击了中国的出口,进而影响增长。同时,国内市场尤其资产市场开始调整,初步形成了内外双冷的夹击效应。不幸者是这效应在下半年可能大幅加强。国外方面,最近美国出现了两大警号:发生“二房”危机,和次季银行信贷录得有纪录以来最大收缩,均显示欧美目前的经济下调步伐很可能会加快。国内方面,上半年股市下挫近五成,幅度称冠全球,引发的负财富效应将在今后释出。楼市最近也出现了量价齐跌的近年少见局面,似显示大调整或将到来。楼市下调可催生负资产家庭,并波及建筑、建材及家庭用品等多个行业,对经济的影响比股市下调更直接而深重。更严峻的是,加工出口萎缩已引致长、珠三角等地,大量中小企业倒闭裁员,其连锁反应也将在稍后出现。
社评说,总之,在多项负面因素强化的趋势下,经济增长由“半硬着陆”转向“硬着陆”的风险正在上升,下半年增长料将进一步下调。故当局必须当机立断地调整从紧的宏调政策,并以增长保十为目标:要知道增长每降一个百分点,全国将损失二千多亿元收入。同时,保就业要优先于压通胀:压下经济也压不下目前的结构性通胀,而高通胀下出现高失业必令民怨冲天。宏调决策必须有超前意识,且要灵活机动,只有这样才能应变于未然。
(责任编辑: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