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航空一架“特别航班”从上海起飞,经停新加坡,然后直奔北京。就在飞机上的旅客以为东方航空终于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上海总部传来讯息:东方航空必须返航上海。
以上并非东方航空现实中的真实航线,而是围绕东方航空的一幅整合路线图。
上航成东航真命天子?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去年亏损达5亿元的上海航空,据传将与东方航空合并,目前正由上航最大股东上海国资委进行重组事宜。
记者昨日下午以股东名义分别致电传言中的两方主人公寻求答案。虽然,东方航空和上海航空给予的答案不尽相同,却传达出了类似的内容。
东方航空证券部人士对记者直接表示,传言中东航与上航酝酿合并是真的,但是仍处于谈判的过程中。
而上海航空证券部有关人士先是告诫化身股东的记者不要轻信传言,但后来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态度转而有些不确定,并表示“不好回答,以公告为准。”
记者还从东方航空有关人士处了解到,此次合并前正是由上海航空最大股东上海国资委进行主导。
据媒体报道,“上海航空作为内地第一家非民航局直属的航空公司,过去一直笼罩在被并购或重组的阴影之下,包括国航及东航都曾传出有意并购上航的消息。而另一位上航内部人士亦称,由于上海市政府希望将浦东机场建设成为国际航空枢纽港,故急于将东航及上航合并,以便做大做强上海民航业”。
东方航空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此次合并的谈判已经进行了相当一段时间,但是目前仍未就具体如何合并形成确切方案,因此没有发展到“应该披露的程度”。但该人士坦言,由于此次合并的牵头方是上海国资委,因此合并成功的机会比较高。值得一提的是,东航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央企,上航则是上海市国资委控股。
媒体昨日还在报道中透露,上海市国资委正考虑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将上航以及上海机场集团的资产注入,同时谋求参股东航。
航空业人士也指出,东航与上航虽然同处上海,但多年来一直处在竞争局面,业务层面的合作也很少,并直接导致双方运营成本都居高不下。分析师认为,目前航空业正处于困境期,如果这时候展开重组,难度相对来说会小一些。
东航重组演绎内外资“变奏曲”
东方航空的重组故事跌宕起伏,笔笔精彩。其中,不仅有外资并购的功败垂成,也包含“敌意并购”的针锋相对,其间又加入了兄弟航空公司合纵连横的“诸侯智慧”,如今正向本地股重组回归。
东方航空的第一个恋人是新加坡航空有限公司。2007年9月2日,东方航空宣布将以每股3.80元的价格通过定向增发H股的方式与新加坡航空有限公司和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并就此与新航、淡马锡签订框架协议。假设东方航空H股定向增发顺利完成,新航及淡马锡将合计持有东航增资扩股后总股本的24%,东航集团将持有东航增资扩股后总股本的51%,A股和H股的流通盘合计占25%。
但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东新恋”最终还是没有开花结果??国航的“超级承运人”的梦想打碎了“东新恋”的梦想。
国航认为,只有国内航空企业重组合并,才能做大做强,与外资进行竞争。随后,国航母公司中航集团通过其香港的子公司中航有限连续在香港二级市场增持东航H股,并最终稳坐东航流通股第一大股东的席位。此后,国航通过股东大会表决成功狙击“东新恋”,并于今年1月18日如约向东方航空提交了与东航结成战略伙伴的建议。值得注意的是,中航有限在方案中承诺的H股收购价为不低于5港元,远高于新航和淡马锡此前约定的3.8港元/股的收购价格。另外,中航有限针对东航最为担心的“国航吞并东航”特别承诺:国航的持股上限设定为30%,且双方在上海建立的枢纽运营体系将以东方航空为主体。
就在“中航方案”抛出前后的敏感时期,东航与兄弟航空公司的合作却频频出招。其中,1月23日,东方航空与南方航空签署了合作协议。在这份协议中,东航宣布,今后与南航在市场营销、飞机采购、航材共享和地面服务等方面展开全面业务合作。这些举动,或许是为了证明在业务合作上,即使东航不能与新航战略合作,国航也不是唯一的选择。
“民航业内各种层次的合作是一种常态,我们认为,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的业务层面的合作并不会影响国航与东方航深入合作的决心,而且国航对于与东南合作的着眼点有着独特的考虑。”面对着闪电达成的且被市场认为意在对抗“中东盟(中航、东航战略结盟)”的“东南合作”(东方航空与南方航空的业务合作),国航集团有关人士当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从容不迫且不改初衷。
此后,东航的重组似乎陷入了拉锯。一方面新航痴心等待,另一方面国航绝不松口,而东航则显示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定。
此次,上海航空“加入重组战局”使得东方航空究竟情归何处再添变数,毕竟上海国资委的主导不同于简单的市场化并购,其力度恐怕远高于单纯的企业行为。而且,东航此次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排斥。
还有一个新闻背景不得不提,目前上海市正酝酿国资整合。按照《上海市十一五国有资产调整和发展专项规划》,到“十一五”期末时的2010年,上海国资至少将有30%以上的经营性资产集中到上市公司,以进一步提高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水平。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底,上海71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占全市经营性国资总量的比例只有20%左右。这也许正是发动“东上合并”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