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上海市外经贸委:上海将提高外商投资审批效率

  萧遥

  《第一财经日报》:您能否简要回顾一下近年来上海市吸引外商投资所走过的历程,引资如何从最初的重“量”转变为重“质”,经历了哪些重要的转折期?

  刘锦屏:上海外资已经成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上海吸引外资工作已经走过了20余年,回顾走过的路程,确实感慨万千。

概括地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的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质量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不断提升,对上海的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实现了又好又快地发展。

  从历年统计中可以看出,上海外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开始到1991年为起步阶段,每年合同外资1亿~2亿美元,第一阶段十多年时间,共吸引项目1277个,合同外资共16.3亿美元;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01年为快速发展阶段,每年合同外资为几十亿美元,十年共引进项目23451个,合同外资511.67亿美元;第三阶段,为高位运行阶段,中国入世后给上海全面发展带来机遇,从2002年至今,每年合同外资都在100亿美元以上,2007年达148.7亿美元(项目数2.4万个,合同外资761亿美元)。

  当然,也可以这样分,上海外资经过了粗放成长期、结构调整期和优化发展期。引资过程中有两个最重要的转折,一个是1990年浦东的开发开放;再就是2002年以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快速发展。

  《第一财经日报》:近年来,上海市有关部门在优化引资结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遭遇了哪些困难?

  刘锦屏:近年来,上海市有关部门在优化外资产业结构方面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加大服务业外资引进力度,特别是服务外包;二是加大总部经济发展的力度;三是加大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尤其是符合上海产业导向、完善产业链的先进制造业力度;四是抓好重点区域,如浦东新区、黄浦等中心城区,陆家嘴、张江、化工、漕河泾、金桥、紫竹、临港等区域。

  我们在优化外资结构方面遇到的困难应该说还是不少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主要有一个开放领域的深度和广度问题,例如发展服务外包,就面临一个增值电信的开放问题;二是在发展总部经济方面,有一个政策环境问题。大家知道,中国香港、新加坡的总部经济发展,都有一些政策优势,如税率低、外汇的自由兑换、融资便利等;三是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方面,有一个是外商投资企业愿不愿意来、所在国让不让来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吸引这类企业的竞争,不仅是周边地区,而且是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竞争。

  《第一财经日报》:您怎样评价近年来上海引资环境的变化?

  刘锦屏:上海引资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上海“四个中心”及国际大都市建设步伐加快;二是产业发展更加配套;三是总部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研发中心、营运中心、投资性公司纷纷落户上海;四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加强了枢纽型、功能型、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得到贯彻。上海引资已经从依靠税收,转向依靠综合竞争力:服务、环境、配套等。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市政府决定,上海外商投资审批将率先改革,效率将提高三分之二。市政府还决定停止和取消征收148项行政事业收费。上海市的奋斗目标是打造成为行政效率最高、透明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上海的金融环境建设。加入WTO以来,上海的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扩大,注重引进新类型、重量级的机构。当前上海金融开放领域拓展,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引进了新的交易方式,金融机构大增,金融服务能力和质量提高,金融中心地位逐步确立(包括金融市场中心、金融产品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金融人才集聚中心)。

  现在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内地外资金融机构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目前在沪金融机构有一半以上是外资(截至2007年末,上海共有各类金融机构822家)。上海还集中了我国一半以上的合资券商、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我国三分之一的外资保险公司,18家外资法人银行中有13家设在上海,全国7家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中有5家设在上海。

  《第一财经日报》:未来引资过程中,浦东新区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将如何更好地发挥“先试先行”的优势?浦东新区还有哪些领域可能率先对外商投资企业试点?

  刘锦屏:浦东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重点在体制、机构方面具有“先试先行”的权利,本身就优化了上海的投资环境。其试点的“市民中心”、“街道剥离招商引资”、“区镇合一”、“外汇九条”等具体单项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浦东的改革试点为中国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道路探索着方向。

  对于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发展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特殊领域开放,金融创新、营运中心、总部政策等,浦东将有可能寻找时机进行试点。

  《第一财经日报》: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也从最初的合资,逐渐走向控股,甚至独资,与此同时,近年来外资并购、产权交易等形式也开始逐渐成为外商投资中国的新方式,上海在未来引资过程中,对这些新方式、新模式会采取怎样的态度?您认为对本土企业是否会造成较大的竞争压力,如何看待对行业的整体冲击?

  刘锦屏:我认为,外商独资化趋势很难改变。随着逐渐扩大改革开放,长期趋势是控股和独资,除非受到产业政策或一些特定资源的制约。中国最初的合资,首先是缘于市场准入的限制,你不合资,不能来投资。还有就是外资对我们不了解,与政府各方面打交道有疑虑,需要物色一个合资伙伴带路;还有一些项目前景不确定,需要风险分担。现在情况不同了,绝大多数准入解禁了,投资环境成熟了,风险容易预期了,效益也出来了,外资当然更多地选择独资。应该说,我们希望合资,这样有利于引进技术、管理、市场、培育人才。但有一个企业意愿的问题,这需要研究鼓励合资的机制和政策。

  并购是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全球FDI并购的比例,最高的达90%左右,平均也在70%到80%。这就是说,全球FDI大多是通过并购方式实现的,我们不能置之度外,应该大力发展。我们支持和鼓励本土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鼓励外资并购私人企业。我相信,在上海市外资并购的大趋势不会改变,规模肯定会扩大。当然在重点领域和国家核心产业,要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对本土企业的竞争冲击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争议,现在答案已经越来越清晰了。现在国企已经壮大,民企已经发展,我相信,竞争的压力比刚改革开放时小多了。再说,有竞争有压力,才能有发展。这是最简单的道理。现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国内市场日益国际化了,国际竞争也国内化了,竞争是开放的必然结果,竞争也是发展的驱动力。另外在看待独资企业问题上,应将独资企业也看成是国内的企业。独资企业的存在,对本土企业来说是竞争也是压力,也可以从中学习到经验。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刘锦屏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