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今天正式公布。这是一份事关广东未来发展全局的重要文件。昨天,记者就《决定》起草的背景及过程、《决定》的亮点等问题专访了文件起草组负责人、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鹏飞。
亮点
谢鹏飞介绍,《决定》亮点多多。总的来说,明确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义、鲜明地提出了我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思想和主体产业群以及重要载体,提出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一系列保障措施,从而形成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完整思路,在全国是具有创新性的,也符合广东实际,操作性很强。
亮点1
明确界定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义
《决定》明确界定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义,这在全国是具有创新性意义的,也对广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参照性。
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但十七大文件未作过明确表述,国内外理论学术界也均无统一的定义。经过反复论证,《决定》提出了以下的定义:现代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剖析这个定义不难发现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核心(有机产业群)、一个支撑(产业辅助系统)、一个依托(产业发展环境),并分别对这三个部分进行了详尽的特征描述,最后对整个产业体系作了“五个性”的规定,整个定义逻辑严谨、层次清晰、内涵非常丰富。
那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优化升级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谢鹏飞介绍,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与我们原来熟悉的推动产业升级的思路相比,有很大的改进和突破。“最大的不同在于,以往我们讲产业升级,考虑比较多的是技术层面的因素,比如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等。这当然十分重要,但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理论框架来看,产业升级不但包括了技术创新的因素,还应包括商业模式创新、价值链提升等其他重要的内容。
谢鹏飞表示,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一讲产业升级就是“从农业到轻工业到重工业到高新技术产业到服务业”的单一路径的思维模式,要认识到产业升级也包含了产业价值链的提升、微笑曲线的提升、商业模式的创新等其他内容,要认识到传统产业也有高附加值环节,高新技术产业也有劳动密集的加工环节,只有这样来看待产业优级,我们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才不会走弯路。
亮点2
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
《决定》的第二大亮点是在指导思想部分明确提出了广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要“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这样的定位既打破了那种要求产业门类功能齐全的传统路径依赖,又继承了广东业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和特色,把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这两者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既与世界接轨,又有广东特色。
在《决定》的第三部分《构建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这一章里,明确提出发展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六大产业: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品牌带动的优势传统产业;发展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农业;发展以能源、交通、水利等为支撑的基础产业。确定了六大产业中的重点产业和发展路径,有利于各地把“长”的发展得更强,并尽快补“短”为“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决定》将现代服务业放在首位,《决定》更明确提出到2012年要实现服务业占三次产业比重达50%左右。
谢鹏飞介绍,《决定》将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发展先进制造业之前是有其深刻用意的。这有两个考虑:其一,从人均GDP等指标来看,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已经开始迈入工业化后期,已经到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阶段。其二,从过去几年全省经济各项指标来看,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广东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从“扬长补短”的角度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据了解,21世纪初,广东服务业曾经呈现加速发展势头,2002年服务业的比重曾一度达到47%的较高比重,但此后几年,这一比重呈现不增反降的势头。广东产业的优化升级、广东经济的科学发展,都要求广东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必须要有一个快速提升的过程。
谢鹏飞介绍,《决定》提出的2012年实现服务业占三次产业比重为50%左右的奋斗目标,主要是依据两个测算结果选定的。其一,按照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经济增长率和服务业增速,测算出服务业比重每年可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12年服务业占三次产业比重约为46.8%。其二,按照近五年来经济年均增长率和服务业增速测算,预测未来五年GDP增长理性放缓,但服务业快速发展,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服务业占三次产业比重可以超过50%。考虑到两翼和山区实施“双转移”后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二产业会快速发展,因而如果提出服务业年均提高1.5到2个百分点的更高要求的话,压力将较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50%左右作为奋斗目标是较为合适的。
亮点3
重点建设珠三角现代产业核心区
《决定》第四部分提出了重点建设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八大载体:建设珠三角现代产业核心区、建设“东西两翼及山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建设“数字广东”、建设“广东循环经济系统工程”、建设“广东现代流通大商圈”、建设“粤港澳金融合作平台”、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建设“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这是《决定》全文的最大亮点,充分体现出我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创新成果。上述八大重要载体既与已实施的政策相衔接,又与新制订的决策相配套,既务实可行,又便于考核评价,是实实在在的“广东创造”。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第一个载体———建设“珠三角现代产业核心区”。谢鹏飞说:“《决定》提出要建设珠三角现代产业核心区,我理解是有两层含义:第一,广东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必须以珠三角为龙头。事实上,在广东,也只有珠三角才具备构建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充分条件;第二,珠三角要建成现代产业的核心区,必须按照构建经济共同体的模式,推动区域内经济的一体化,包括重大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同城化建设,包括要在整个区域内形成若干重要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同布”。我认为建设珠三角现代产业核心区是推动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最重要的举措,而珠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又将极大地助推珠三角现代产业核心区的形成,只要做好规划、做好布局、做好协调工作,珠三角完全可以打造成中国当代最先进的产业区,珠三角一定可以建设成有世界影响的重要都市圈。”
幕后
省长牵头十二易其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去年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今年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及调研时曾多次强调,我们的战略取向应当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广东第一个要补的短就是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是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今后五到十年,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黄华华省长也再三强调,广东必须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这是支撑我省新一轮大发展和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支点。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先行一步、抢占先机。并要求省发改委于去年十月底开展了建设广东现代产业体系调研工作。
据了解,今年初,在省委开展的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专题调研中,由黄华华省长牵头、钟阳胜同志和佟星同志参与,进行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国际产业竞争力”专题调研。黄华华省长亲自主持制定调研大纲,主持召开省直部门、专家专题座谈会听取建言,深入到市县和企业开展调研,亲自理思路、定框架、出对策,为调研报告的起草定向把关。钟阳胜同志和佟星同志多次对调研报告提出修改指导意见。按照省政府部署,由省府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省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等近10个部门组成10个调研组,经过深入调研,起草了总调研报告,前后十二易其稿。调研报告得到了汪洋书记高度评价,决定将此调研成果转化为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文件。据此,省府发展研究中心会同省发改委、省经贸委迅速组织起草组,集中草拟和修改《决定》,并广泛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意见,反复修改,数易其稿,经省府常务会和省委常委会审定,最终形成了《决定》。
纵深
所定目标是否难度过高?
目标的战略取向和实现路径都经得起推敲
《决定》在“争当全国现代产业发展排头兵”这个总体要求之下,提出了很多很高的具体奋斗目标,比如:打造若干个世界性营销服务中心和中央商务区、把珠三角建设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经过五年努力,珠三角地区信息化水平初步迈入全球信息化水平先进行列、建设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建立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创意区之一等等。这些目标令人振奋,但很多人也许会觉得实现这些目标的难度将很高。
对此,谢鹏飞解释:“首先,作为一个谋划全省未来五到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必须要有较强的前瞻性,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眼光,它所提出的奋斗目标,最重要的是方向要对、战略取向要对、实现的路径要对;其次,目标要提得既有实现的可能,但又要有相当的难度,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达到,只有这样,提出的奋斗目标才会形成对全局的牵引力。而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决定》所提出的奋斗目标的战略取向和实现的路径都是经得起推敲的。”
谢鹏飞介绍,《决定》的第五部分已经专门花了相当篇幅来讲这个问题,这部分共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定落实产业规划和政策、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培养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等等。其中很多政策都是颇具力度、颇具创新性的,如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推行节能减排节地工作排名制度,确保使之成为“硬约束”;设立现代产业导向专项资金、争取建立若干产业投资基金等,充分体现了既重视政府推动,又发挥市场导向和社会投资作用的政策精神。
欠发达地区如何贯彻《决定》?
配合好珠三角构建现代产业核心区
《决定》富有创新性,有很多新的理念,各地、各部门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和消化这些新的理念,并创造性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比如,欠发达地区如何贯彻落实好《决定》精神?
谢鹏飞强调,首先要明确的是,欠发达地区目前并不具备构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条件,但在全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大局中也有很多事情可做:第一,它要考虑好如何配合珠三角构建现代产业核心区的战略行动,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将本地的生产纳入全省的大生产体系之中;第二,欠发达地区要用现代产业的理念来加快本地工业化进程。比如,在招商时要强化产业链招商的理念,在推进产业建设时,除了要注意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之外,也要注意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品牌运营能力,等等。
本版撰文:邓红辉(除署名外)
现代服务业缘何位居首位
广东学者解读《决定》全新规划所释出的强烈信号
《决定》使“广东版”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构成浮出水面,现代服务业置于先进制造业之前,位居首位。对此,不少学者、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代表广东省对于发展现代服务业有了更明确的规划,一、二、三产业之间的传统界限被打破,产业结构酝酿全面升级。
众所周知,产业从结构上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决定》中却提出,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将由六大产业构成。对此,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认为,广东版的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是细化了三大产业,乍看不符合传统产业的划分方法,实际是根据广东省情以及下一步发展要求来确定构成体系的六大产业。
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江帆指出,将发展现代服务业置于现代产业体系之首是有道理的。首先,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大体上先是农业为主的社会阶段、后是工业为主的社会阶段、再是后工业为主的社会阶段,也就是第三产业为主的社会阶段。目前,全世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62%,发达国家占到70%以上,而我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仅略超过40%,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其次,它认清了广东省目前的产业结构缺陷:制造加工能力强,生产性服务弱的“跛足”现象。我省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物流、会展、金融、研发和咨询等生产服务业,以支撑全省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李江帆分析,目前素有“世界性的制造业基地”之称的广东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汇率上升,银行利率上调,出口政策调整……“这一道道关卡告诉我们,产业必须向上升级,制造业必须要有更高的附加值,低成本、低价格的低端制造必须迈向先进制造业。”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现代服务业的支撑:研发、品牌创新离不开科技开发、产品设计、工程设计、环境监测等科技服务,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企业的发展更需要稳定的信贷、资本、保险市场。
最后,它体现了整个产业融合的趋势:服务业与工业、农业的融合和渗透。我们可以观察到,在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服务业的价值链越来越长,现代制造业所考虑的绝不只是产品设计和制造,而应包括从市场调研开始到售后服务直到产品报废回收的全过程。
本报记者谢思佳实习生邬红波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