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不宜夸大减税的经济效应

   近段时间来,随着经济增长下行风险的增加,如何保证国民经济继续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政府高层和学界的焦点话题。这其中,减税成为了各方呼声最高的应对措施之一。

  表面上看,主张减税的理由似乎比较充足。

比如自从1994年开始实行现行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税收始终处于持续高速增长状态。特别是最近几年的税收增收额每年都超过5000亿元。而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的最新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就已增收7606亿元。此外,据称中国的税负也较沉重。由此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被认为与税负较重有关。

  更为重要的是,减税一度被认为是防止经济陷入“滞胀”的一剂良药。

  当前经济确有陷入“滞胀”的风险,其中已经出现的苗头包括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形势严峻,同时通胀加剧。而此次通胀显然与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由于石油危机导致的经济滞胀有较大的类比性。也就是在那次经济危机后,主张减税的“供给学派”脱颖而出。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减税能刺激人们多做工作,更能刺激个人储蓄和企业投资,从而大大促进经济增长,并可抑制通胀。

  从微观层面看,减税很容易博得企业和居民的喝彩。但从宏观角度来审视减税的经济效应,却有可能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乐观,而且可能和人们的设想南辕北辙。

  首先,税收的高速增长并不能成为减税的基本理由。我国的部分税种采用累进税率制度,对税收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随着征管技术的进步和效率的提高,税收流失的漏洞也日益减少。这些都构成税收高速增长的内在动力。

  其次,大规模减税并不符合当前公共财政的需求。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设任务日益繁重。各种公共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都对财政支出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也依然很大。

  最后,减税并不一定能解决当前我国宏观层面和微观主体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比如减税对于抑制通胀是否有效?就缺乏实践的检验。另外减税对缩小收入差距更是效果不佳。

  笔者想强调的是,从根本上讲,目前中国面临的经济难题主要还是来自于需求而非供给方面。从这点出发,我国的税收政策就不能照搬已经被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存在重大缺陷的“供给学派”的主张,而是应该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税收政策方面贯彻“有保有压”的方针,以期充分发挥税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稳定器”作用。(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劳工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

  

(责任编辑:佟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