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追踪
一笔高达15亿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将不再是由几个领导关起门来定,也不再是由财政部门“一对一”地单向式审批,而是引入竞争机制、专家评审机制,“一对多”地选拔性安排(见本报7月30日A2版)。
据介绍,广东6个欠发达地级市,将围绕这笔15亿元资金展开竞争;竞争的具体平台是专家评审会;竞争全过程将保证透明,向社会公开,电视直播、向所有媒体开放;竞争的结果是,3个市将被淘汰出局,3个市胜出,胜出市将各获得5亿元资金;这笔资金将专项用于当地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与发展;专家评审胜出者的原则是“能者多得”,按绩效分配;评审标准是一系列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最终导向是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地方形成科学发展的思路,有利于促进地方制定有效可行的发展措施,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引入竞争机制、专家评审机制,公开、透明地分配财政资金,在省级以上财政资金分配中,这是首次,是财政资金分配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意义深远。广东全国率先试水这一改革,是广东解放思想的结果。”广东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黎旭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黎旭东指出,历史上,财政体制每一次变革,往往预示的是一种制度性的大变革。广东率先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其重大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黎旭东举例,以促进广东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来说,过去,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往往会以各种“需要”向上级政府要钱,有些地方不思进取但要钱时却理直气壮,因为“是你要我脱贫”。现在,则必须是“我要脱贫”,通过竞争、进取来获取财政扶持资金,用绩效来说话。一句话,这个地方有没有发展思路,“双转移”具体措施组织是否到位、得力,能否通过公开竞争拿到有关的财政资金,届时“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这也是财政资金分配向科学化、民主化方向迈进的一次尝试,这种制度性改革试点值得各界关注。”黎旭东说。
“科学的评审体系,专家对财政资金的去向说了算,而不是几个领导关起门来说了算,这是民主理财的雏形,也是公共财政体制转换和现代政府制度建设的重大试验”。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占到省级财政资金50%以上。广东省财政厅已经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对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了分类,其中可以进行竞争性安排的,都将逐步纳入改革范围。刘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今年除了15亿元2008年产业转移扶持资金外,还有大概数十亿元的专项资金涉及到竞争性分配改革,会成熟一项做一项。
记者还了解到,广东省财政厅已在有关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试行竞争性分配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试点工作结束后,要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接着,结合2009年省级预算编制情况,提出2009年省级全面推广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的意见和各市县实行竞争性分配改革的指导意见,报省政府批准后执行。
本报记者 严丽梅 实习生 何艺嘉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