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关于中石油集团拟未来3年裁员8万人的说法在坊间不胫而走,随即受到各界热议。中石油集团一位权威高层表示,“裁员”这一说法并不够确切,8万人的数字也只是媒体的推测,并非真实数据。他透露,此举是集团为应对经营困难,从优化劳动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角度出发采取的各项举措之一。
据了解,“裁员8万”的说法源自中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在一次领导干部会议上所提到的“集团计划在未来3年内削减5%的员工总量”,有媒体即以中石油员工总数167万为基数,按5%的比例测算得出8万人的数据。
他指出,中石油是一家大型国企,在裁员上会非常谨慎,并非如有些媒体报道的仅仅裁减合同工,因为这涉及一个安定团结的问题。在当前这种形势下,很多企业已越来越少地采取“直接裁员”这种极端做法。全文
按这位官员讲的,是媒体把中石油的“压缩”人员政策误解为“裁员”政策,他也提到,就算是裁员,也不能裁掉这么多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小编也来说:似乎所有的国人都认为:垄断国企就是牛,赚钱从来不发愁。他们的高薪、福利、各种各样的隐性收入让人又恨又痒。所以听到中石油要裁员8万的消息后,大家都呆掉了。消息一出,不过五个小时,中石油就有人跳了出来,告诉大家:你们搞错了,我们只是“压缩”,将主要采取自然退休、控制新进人员、合同到期解聘、合并部分岗位等四大途径,“在未来3年内削减5%的员工总量”。
这一次,媒体错了。却没有过多的人去指责媒体。因为中央电视台也“顶风作浪”在全国人面前说了,大家也没什么不敢说的了。想想,中石油最近是过得不怎么样,先是A股高开低走,又因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尚未理顺,中石油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炼油亏损。这一次,中石油主动站了出来,“作秀”也罢,真想干点事也罢,我们都该善意对待。不妨给他一个宽松的舆论空间,不能一棒子打死,看看“下了决心”的中石油领导能否干出点让人高兴的事来。大家都拭目以待吧我也有话说
NO.2中石化一资产包低价甩卖落败方质疑拍卖过程
据京华时报的报道:包括全国25处房产、评估价超过4855万元的中石化财务公司一资产包,以3600万元开拍后,减价到3400万元被来自澳门的胡家仪拍走。此举遭到另一竞拍方质疑,该竞拍方认为,拍卖过程存在不合理,使他们无法以更高价格购买。
据了解,此次是中石化集团处置系列资产的一部分,涉及资产27项,以25项房产为主,房产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覆盖广州、深圳、珠海等大中城市,地处繁华地段。竞拍方分别是珠海市居泰物业代理有限公司和来自第一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胡家仪。全文
小编也来说:中石化是石油化工行业的龙头,腰包鼓了,“不小心”就去做了房地产买卖。现在国资委发文,说让央企把副业赶紧处理了,中石化也不知道出于啥原因也跟着拍卖这部分产权了。结果一拍,就拍出问题来了。小编看来,这赢了的胡家仪先生,不管是否与拍卖公司、或是中石化存在着什么“猫腻”,他都是钻了法律缺失的空子。而输了的魏国宏先生也就输在了“自以为是”上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拍卖公司工作人员解释,公司的减价拍卖就是有人应价即成交。而魏国宏说,自己去年曾参加一次复合式拍卖,当时450万元开拍无人应价,减价到360万后有人应拍,随后以360万开始加价竞拍,最终以440万成交。他以为在减价到3400万后将继续加价竞拍,自己本打算此时加价参与,却没机会了。听听专家的说法吧:所谓复合式拍卖,业内一般是在减价拍卖基础上再加价拍卖,即在减价拍卖后,到一定价位若有人应拍,应该进行加价拍卖,即拍卖师应咨询是否有人加价。不过,目前复合式拍卖尚没有确定的规范,只是一般都是如此操作。这次,魏国宏先生估计再去法院告状也不成了吧?法律啊,法律,你啥时候才能完善起来呢我也有话说
NO.3反垄断法实施在即跨国公司紧张国企淡然
8月1日起,被寄予厚望的反垄断法即将开始实施。历经13年始磨一剑的反垄断法,人们当然有理由寄予厚望:自然垄断的电力电信等行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能否绝迹,外资“斩首式”并购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能否遏制,一纸公文限制人们选择权的事情能否不再发生……
记者从几位专家处了解到,咨询最多、对这部法律从制定到实施始终在关注的更多是跨国公司,几乎没有一家国有企业前来咨询。
难道,《反垄断法》甫一出台也陷入了被戏说的尴尬??难道真的要改名为《反国外在华企业垄断法》?全文
小编也来说:正如小编今天的题目一样,大家都是关注,此法一出,中国那些占据垄断地位的国企、央企们,哪一个会被第一个拎出来“杀鸡给猴看”?是的,咱们国家是有规定的。是这么说的:“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这就好比人家是领上“免死金牌”,旁人勿动。但是,国家也是有规定的:这些企业“不得利用其控制地位或者专营专卖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我想,咱们国人都快忘了哪些是咱们消费者应有的利益了吧?
诚然,我们国家是有中国特色的。电力电信石油石化这些都是国家实行准入管制的行业,并且实行非由企业自主定价的价格管制。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这些行业没有经过充分竞争,怎能称不是垄断呢?所以小编认为,就算有国情特色,我们的“国家队”央企们,还是存在垄断的。在我们身边,在电力电信、铁路、航空等领域,不乏侵害消费者利益的事件发生,漫游费、火车票退票费、高速公路收费、银行通存通兑费、跨行取款费等费用屡遭质疑。公众都这么不满了,咱们国家这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国企、央企们,竟然能够做到“淡然”处之,可想而之,这部在国外可以看作是“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对于中国的这些垄断巨头们,估计是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小编及网友期待,政府和企业都积极行动起来,可千万别让外国人抓了把柄去,贻笑大方呀!我也有话说
NO.4联通原价售CDMA网络近2万员工划转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7月28日公告表示,与中国电信就CDMA网络出售签署最终详细协议:本次CDMA业务出售交易对价维持不变,为438亿元人民币(约合501亿元港币),中国电信将以现金方式支付。
公告同时确认,作为交易的一部分,中国联通约29.3%的雇员将转职到中国电信工作。中国联通约有1.9万多员工划给中国电信。
据了解,该公司包括劳务派遣工在内的员工总数约14万,如果不包括劳务派遣工,员工总数则为5万左右。这意味着此次划转的员工全部为中国联通正式雇员。全文
小编也来说:天之之事,都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中国电信业发展史上更是验证了这一点。从1949年11月的中国邮电部成立起,到今年5月24日电信业形成三足鼎立之格局,中国的电信业经过了六十年激荡,十年变革。中国消费者看累了,也心烦了。只是想弱弱的问一句:你们这么变,对我们有啥好处?大多数的我们在想,只要不比现在差,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诚然,政府是想通过某些政策,让它的国民感觉政府是在做正确的事,是在“以人为本”。此次电信重组,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可以改变“弱者恒弱,强者更强”的竞争格局,也可能会对我国电信行业竞争格局及新技术的发展产生某些重要影响。但对于咱们消费者呢?如果电信重组,未来的三大电信集团同时拥有移动和固话业务,不大可能“自家人打自家人”。咱们国家又不可以引入国外某些电信企业进来竞争一下,那让电信企业主动降低资费标准,似乎是不太现实啊。如果咱们的运营商突然某天实行“捆绑消费”,你对固话业务不满意欲停用时,人家还要同时停掉你的手机,到那时,消费者岂不是欲哭无泪我也有话说
NO.5央企遭遇资金短缺困局融资风险考验巨无霸
31家央企上周递交的“体检”报告警示,步中小企业后尘,“巨无霸”们也开始出现贫血症状。这些国资委成立以来首次编报的风险评估报告显示,诸风险中,资金短缺风险赫然列于首位。
几乎同时,国资委年中工作会上,李荣融继续年初“央企过冬”基调,再念“紧箍咒”,要求从严控制央企投资规模,划定央企并购“三条红线”。
资金、政策双双收紧,而未来央企重组中规模将重于业绩。十几年来,手头从来宽裕并一直急于扩大规模的央企老总们,变得焦灼起来。全文
小编也来说:中央企业一直被称作是“巨无霸”,他们不缺钱,不缺条件。大多数中的他们,都是各自行业里数一数二的龙头老大。在过去的一段日子里,很多银行要追着央企,贷款的时候给予央企很多优惠政策。银行的老总动不动就要拉上央企的老总去吃个饭,喝个茶。但最近这个情况悄然起了变化。您看这位央企的老总的抱怨:“过去形势好的时候,企业风险小,银行什么条件都不需要,就直接给你20亿的信用额度。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银行减少了信用额度,同时还要求进行抵押或担保。”。央企为什么这么缺钱呢?又是因为什么贷不来钱了呢?细细推敲之下,才发现主因却是国资委的“紧箍咒”!
想一想,央企老总们也挺为难的。国资委一边严令不准“乱搞”,“严格禁止企业违规使用银行信贷资金投资金融、证券、房地产、保险业等项目”,可又嚷嚷着,重组的时候要看规模。某些能力不够的央企们一不小心就被重组掉了。并到人家那里去了,自己原来是个“副部”级的,到了别人的地盘一不心就降为“正厅”了,原来的种种“好处”估计也会有所影响,在这些想法的驱动下,老总们想方设法、通过种种融资渠道,想要扩大规模、争得一席之地,似乎也是“人之常情”。但小编认为,升官发财虽说不错,但不能因此丢了性命呀。常言道,是金子总要发光的。有本事的老总们,就算“寄人篱下”,会识好马的伯乐,终会把他提拔上去的。只有本本份份经营,这才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的厚望呀。(来源:人民网-中国央企新闻网)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