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在奥运后面临着再次调整成品油价格的时间窗口。10月份正值第三季度的统计数据披露之际,如果届时CPI数据低于7%,就应当机立断再次启动提价,幅度在10%~15%之间 ]
价格有多重要?这似乎是个不需回答而不言自明的问题。
资金的价格无疑最为重要。如若低估资金的价格/成本,那么超过均衡水平的大量资金就会流向回报高的部门/产业,从而导致回报低的部门/产业??例如农业??绝对或者相对意义上的萎缩和供给不足。这可能才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历次通胀的最深层次根源。
不过,我们今天要谈的是能源和粮食的价格。
2008年5月以来,面对不断飙升的国际油价,亚洲的经济体开始“排队”选择上调油价,跟随马来西亚(提价48%)、印度(提价10%~15%)、中国台湾(提价13%~16%)和印度尼西亚(提价25%~33%),中国大陆也在6月20日以低于20%的水平调高了成品油价格。然而,以目前的价格水平看,和国际油价相比,中国成品油价格仍低大约40%。
自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上的粮价(尤其是小麦和大米)经历了1970年代以来的“粮食恐慌”,价格飙升幅度在100%~200%之间,相比之下,除了玉米、大豆等进口量较大的品种外,目前中国农产品的价格普遍明显低于国际市场。
那么,面对通胀和这些价格,我们能做什么?
评估“高增长低通胀”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让我们先来回答另一个问题:中国维持了若干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组合”是否已经“昨日不再”?
应当说,前几年统计指标所反映出来的“高增长”总体上符合实际,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其中包含了一定的“水分”。企业利润水平高,体现为GDP高,而正由于企业利润水平高,所以企业产品涨价的“动力”也小,因此全面的物价指数相应没有压力。但是,事实上企业的高利润中有相当部分来自于没有支付本应支付的成本,例如劳动成本,不少企业不执行国家社保政策,不为雇员支付工伤、医疗、养老等等保险金费用,把这部分成本推向社会(外部化)了。另外,一些企业低价获得国家资源,按市场价格出售产品,国家资源的市场价值本属国家所有,但实际上变成了企业利润,国家利益内部化了。最后,还有不少企业不按照国家标准治理污染,把超标废水、废气、废渣向公共领域排放。企业降低了成本,获得了利润,但把治理成本推向社会和政府(外部化)了。这些利润中的“水分”一定会蒸发的,目前股市指数的下跌中就有相当大的因素源自于这些“水分”的蒸发。
同时,表现为“低通胀”的物价指数中也隐含了由于非市场机制所形成的“潜在通货膨胀指数”??也就是政府对一些商品价格实行管制(干预),例如在原油涨价的情况下不允许成品油涨价,在煤涨价的情况下不允许电涨价。可以说,实际通货膨胀指数比统计数据显示的要高,政府的价格管制(干预)使一部分物价上涨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形成了“潜在的通货膨胀指数”。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中国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制造业的发展,是保持低通胀的一个主要原因。但这一低成本的扩张可能正在走向尽头,四种重要投入品??劳动力、土地、煤和环境??都正在接近供给极限。在可预见的未来,低通胀的贡献因素,将以不同的速度和强度离我们远去。这也意味着,和“温和的通胀”共舞将是我们未来生活的重要剧情。在这样的预期中,底线依旧是,一定要避免恶性通胀的出现(两位数以上)。
能源:温和趋近市场价格
尽管存在一些难以解释的因素,2008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总体显示,经济过热的风险已经不复存在,通胀的总体趋势在温和下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对于治理通胀的工具使用方向存在激烈争论(例如货币政策),但在能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不同意见。否则,面对国内外成品油巨额价差,国内贸易商囤油、境内外走私、境外运输工具境内“抢油”的局面无法改善。更重要的是,中国原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50%以上,不给成品油一个恰当的价格,无法抑制国内的石油消费,也难以实现远离高能耗的增长转型。此外,不推进能源的市场化改革,意味着财政补贴的对象是“有能力购买汽车的富人”,事实上,补贴的对象应该是穷人。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推进能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我们认为,温和趋近是可行之策。所谓“温和”是指保持一定渐进的节奏,以免对通货膨胀造成太大短期上行的压力;所谓“趋近”,是指以国际价格和取消管制的市场化价格机制为改革目标。
目前,国际油价出现了一定的回调,人们开始讨论“拐点”是否出现。尽管存在投机因素,但来自需求方面的实际支撑(例如中国需求即便减速也还是相当可观)力量依旧存在,市场共识倾向于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原油的价格不会低于100美元。
这意味着,中国在奥运后面临着再次调整成品油价格的时间窗口。10月份正值第三季度的统计数据披露之际,如果届时CPI数据低于7%,就应当机立断再次启动提价,幅度在10%~15%之间。按照发改委和一些经济学家的估算,15%左右的成品油提价对CPI的贡献低于1%。考虑到去年下半年的基数较高,全年CPI若在7%左右,就是一个不错的局面。
粮食:提高价格+增加出口?
粮食是另一个重要话题。
目前,在粮食领域最广泛的表达是,“2003年以来连续丰收”,然而,对于更长时间序列的研究显示,自1998年的高点以来,粮食产量持续下降,2003年到达谷底,此后尽管逐年上升,但依旧低于历史高点。这意味着,依旧需要有效的激励来推进粮食的生产。
价格是最为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的粮价上涨,来自供应不足和生产成本上升的共同作用。从刺激供给和保障农民收入两个角度计,持续提高粮价也是必需之举。只有通过持续的调整将更多的资源和劳动力配置到农业领域,才能扭转目前在农业和非农部门之间的不均衡,才能从根本上治理中国的通货膨胀,而这看来并不是一个短期任务,例如宋国青认为,调整期大约在两年左右。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目前中国农产品保持了大致的贸易平衡(CEIC和UBS的数据显示,最近两年中国农产品保持了略微的净出口,而中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06年和2007年中国农产品存在少量逆差)。一些学者,例如周其仁提出,在国内国际存在巨额价差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增加农产品出口,从而刺激国内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一个可能的趋势是,如果中国粮食的产出不能跟上需求的持续增加,增加粮食进口是唯一的应对之策,在对外依存度增加的背景下,扩大出口不失为一个大胆然而可能有效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