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次贷危机拖累,今年全球并购市场的环境难言乐观,国际四大会计公司之一的毕马威最新发布的全球并购展望报告预计,今年下半年并购市场表现仍将继续恶化。不过,这对于有志“出海”一搏的中资,未必是坏事。毕马威中国企业融资业务主管合伙人江立勤昨天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全球并购市盈率的大幅下降,将加速中国内地企业在海外的并购活动。
出海最好着眼“长期战略”
“经过次贷危机后,欧美市场上买方的收购意愿大幅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提高,再加上银行信贷收紧,使得整体估值在下降,这对于中国资本来说,海外并购环境反而趋好,竞争压力变小,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拿到更优质的资产。”江立勤同时强调,现在中国资本出海,做一名真正意义的战略型投资者倒是不错的选择,比如购买一些国内稀缺的渠道、技术平台或非上市公司、准上市公司。战略型投资对投资期限要求较长,账面的短期浮亏也不是大问题。
江立勤表示,中资出海参与国际并购,除了价格因素外,决策、语言、效率等都需要考虑,“走出去”顺利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出价高低。一般而言,中资去欧美并购,主要瓶颈还在于整合管理的能力,缺少相关的管理人才。
中国并购市场存在新机会
展望下半年,江立勤对中国内地资本的并购前景抱有乐观预期。由于估值下降和资本市场的回调,影响了许多企业的上市和集资计划,使引入私募基金变得更有吸引力。而由于大部分中国内地的私募股权投资规模在一亿美元以下,不需要采用杠杆融资,因此并未受到次贷危机的过多影响。而随着宏观经济调整的进一步到位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许多行业内的企业业绩分化而面临诸多的整合和重组,这些都将为并购带来新的机会。
江立勤预测,下半年,电讯、金融及能源类行业将是较为活跃的并购领域,内地企业海外并购的交易金额平均约为20亿?100亿元人民币。江立勤还表示,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和控制热钱流入的一系列措施实施,中国国内的并购交易活动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房地产行业尤其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