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航空市场,尤其上海航空市场快速增长,机场地面资源和空中航路资源显得不足,机场地面和空中航路‘流量控制’的原因,占本公司总航班延误64.7%,这是航班延误的最主要的原因。”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在自己的博客中,对航班延误进行“检讨”。
这篇题为《关于航班延误的检讨》的博文发于7月27日。截止到昨天,这篇文章点击率已经超过13万人次,留言也超过了300条。
“昨天发的博,今天就延误了。”一位7月28日经历春秋航空误机的网友在跟帖中发“牢骚”。对此,王正华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除了延误方面的问题,在各项工作中都已经达到了理想的目标,“对于旅客希望所有航班都正点的愿望,我们也感到很抱歉。”
四大原因导致“误机”
王正华告诉本报记者,之所以会写这篇博客,就是希望通过博客把事情“交代”清楚,加强与旅客的沟通,与旅客更加顺畅、和睦地相处,“航班延误谁都不愿意看到,公司延误一小时也要损失一两万,我们每个月都会分析航班延误的具体原因,也希望通过更多的改进措施减少航班延误。”
王正华在博客中指出,资源不足是航班延误的第一大原因。由于航空市场,尤其上海航空市场快速增长,机场地面资源和空中航路资源显得不足,比如设计为2000万人次吞吐量的浦东机场,2005年时已达2366万人次吞吐量,2007年达到2895万人次;虹桥机场更加严重,设计能力960万人次吞吐量,可是2005年已经达到1780万人次,2007年达到2263万人次,大大超出原设计的运营能力。
而由于机场新规划的设计、论证、报批、建设周期较长,新一轮浦东机场第三条跑道和虹桥机场第二条跑道要在2010年前竣工,王正华认为,届时上海机场资源紧张状况会有所改善。
昨天,王正华还对记者透露,在目前虹桥机场资源无法改进的情况下,公司也在考虑在外地建立更多基地和航线始发点,以避免上海的拥挤。
导致航班不正常的第二大原因是恶劣天气。2008年上半年,因天气原因直接影响公司航班占不正常航班总量的18.2%。例如今年1~2月全国冰雪自然灾害,以及5~6月中南地区的洪水和东南沿海的雷雨,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航空公司的飞行运行。
不过王正华也强调,航班对天气的飞行要求,不仅必须要出发地的天气符合放行标准,还必须包括目的地和航线经过的所有地区天气符合放行标准,飞机才敢放行。而旅客一般所能了解到的只是本出发地或者目的地的天气,却不可能了解航线经过的所有地区天气状况,这就是旅客往往对航空公司产生“误解”的重要原因。
另外,因为旅客原因、离港系统、航油、空域禁航、军事、联检、公共安全、调配失当等原因引起的航班延误,占2008年上半年不正常航班总量的11.4%,而航空公司的工程机务、飞机维修保养引起航班延误是第四大原因。
民航自身也需检讨
虽然综上看来,客观原因占据了航班延误的大部分因素,但记者从多位行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民航系统自身需要改进的也有很多。
“尽管延误有一些原因是人控制不了的,但是从主观来讲,主要责任方还是在民航,不论是管理方还是企业、机场,管理得还不到位。”曾任民航总局局长的杨元元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坦承。
近几年,虽然中国民航业飞速发展,但民航系统的建设却显得滞后。一位国内的老飞行员介绍,在国外,飞机在离落地点6海里的时候,还可以放一架飞机起飞,而首都机场在飞机离落地点还有8海里的时候就不放了,这样的管制势必会造成大量航班在地面等待,而这又是国内的管制规定条例根据目前国内设备的水平规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开始,民航空管局就开始实施缩小垂直间隔的工作,即飞机在空中飞行的间隔由600米缩小到300米,这无疑将有利于缓解目前空域的紧张。
王正华在博客中也指出,春秋航空自身也为避免航班延误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比如在研究进出港航班波时,力求避开航班进出港高峰时段,尤其是延误率最高的航线。同时优化流程,比如公司提出航班从开客舱门下客、清扫整理客舱、机供品搬运、旅客行李和货物装卸,一直到旅客登机关客舱门,要求在30分钟以内完成。另外加强航班运行不正常时信息通报制度,比如有准确航班延误时间的,就尽可能通过“短信”报告旅客。
对于信息沟通机制,中国民用航空学院经济系刘光才教授告诉记者,在美国,机场、航空公司、空中管理部门之间拥有成熟的信息共享机制,一旦某航班出现问题,航空公司就会通过电脑直接联系机场和空管部门,机场则负责与旅客沟通,空管部门负责各个航班的协调和有序衔接。中国民航局也应尽快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规,明确规定航空公司、机场以及旅客的权利与义务,特别是航班延误时各方的权利、义务,而不能互相推卸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