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佑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在近期的“跳水”,是否将对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调整、价格机制理顺等长期热点问题产生变数呢?
近日来,多家机构谈及该问题时意见不一。一些观点判断,我国零售成品油价将会在现有价格的基础上,存在继续上调的可能,而另一派观点则认为,目前的国际期货油价下,国内调整零售价格的预期不太强烈。
有数据显示,即使6月份上调成品油价格之后,国内外成品油价差仍然达到1500元~2000元每吨。
中信证券8月12日发布的报告指出,2008年四季度或2009年一季度存在上调成品油价格的可能性,且应该是较大幅度的调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只要国内外存在着价差,就应该调整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因为即便是油价调高,国家用于农民和公交等燃油补贴的总量也相对较少,但一旦零售市场价格拔高,对抑制不合理需求和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都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该人士还分析,如果在我国自产自销原油成品油的前提下,控制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上升并不存在问题。但是,我国的原油进口总量已超过了50%,因此需要通过提高能源价格,将这部分的成本消化。今年1~7月,我国原油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11%以上,该数字高出了去年同期的3个百分点。
不过,随着油价从147美元直落到120美元附近之后,人们对于国内油价上升的预期又有所减弱。
国金证券研究员刘波认为,如果油价继续下挫到100美元的话,我国成品油零售价格就可能不会动;若再下跌到90美元的话,那么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还有下调的可能。
招商证券研究员裘孝峰认为,在目前油价处于110美元空间的情况下,调整油价的预期并不强烈。国泰君安研究员杨伟建议道,国际原油价格回落之际,是推行成品油市场化定价机制的良机。中金公司的宏观策略报告,也持有相同观点。
中金最新的宏观研究报告中指出,刚公布的7月份CPI降至6.3%符合预期。中国政府应当利用食品通胀回落的契机,及时进行国内能源价格的正常化。理顺能源价格并不增加“额外”的通胀压力,而只是使隐性通胀显性化。
中信证券也认为,在未来CPI逐步回落的背景下,利用油价回落的格局,缩小国内外价差,使成品油价格逐步市场化,对国内控制通货膨胀有利,对提升能源效率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