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内地创业板迟迟“犹抱琵琶”未露面之际,一城之隔的香港创业板近期却动作频频,内地有上市潜质的创业公司纷纷成为其拉拢目标。
8月5日,在深圳高新技术企业聚集最为集中的南山科技园,香港交易所专门为此举办了一场“香港融资、上市说明会”,与港交所同行的参会者包括了建银国际、星展亚洲等来自香港的融资机构,深圳方面的与会单位除了各种高科技企业代表之外,不少深圳本地的创投机构亦参与其中。
就在一个月前,港交所修订后的《创业板上市规则》于7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修订后的最新规定,申请在港创业板上市的审批流程以及未来由创业板转主板的手续,均大大简化。
“上市规则修订之后,总体上来讲提升了创业板的吸引力,我相信新规的推出会分流部分内地欲上市的公司资源。”在上述说明会上,香港卓怡融资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陈祝祥对记者表示。
“在内地创业板迟迟不能推出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给自己所投的项目寻找更多的退出通道。”一位与会的本土创投人士表示,尽管从现有的政策上,赴港上市尚存种种障碍,但香港创业板新修订的上市规则,尤其是转板程序的简化,确实对部分内地公司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上市+转板”瘦身
在此次最新修订的创业板新规中,上市流程的简化最引人注目。
根据最新规则,审批创业板新上市发行人的权力由创业板上市委员会转授予上市科,创业板上市委员会仅保留监察、处理上诉及制定政策的责任。
据香港交易所广州特派办一位人士介绍,与上市科不同,港交所上市委员会的构成并非交易所人士,而是来自各大投行、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人员,“根据以往规则,上市科还要将审批过的申请材料递交给上市委员会再次审批,在此环节上市委员会有权否掉上市申请。”
上述人士表示,过去有不少申请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在该环节夭折,而新规则省去了这一环节,上市流程由此缩减。
与上市环节的简化相比,转板流程的简化更被许多业内人士看好。
根据以往的转板规定,欲从香港创业板转主板的上市公司,需要从原创业板摘牌,并重新聘请保荐机构,递交主板招股说明书,由上市委员会审批后方能转主板上市,“对于欲转板的上市企业来讲,这类似于再做一次IPO。”上述港交所人士认为。
根据新的转板规则,欲转板公司则无需再次聘请保荐机构,只要经营业绩达到主板上市的要求,就可向上市科递交转板申请,亦不需上市委员会审批。
据陈祝祥介绍,赴港上市的各项费用总计一般在千万港币以上,而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律师费用,高达近千万港币;根据简化后的转板规定,该部分费用可以大大节省。
长期以来,香港创业板市场存在着流动性差、上市资源不足等问题,投资者对创业板始终热情不高;因此,香港有关创业板改革的呼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从此次修改的上市规则表现出,香港创业板更趋近于成为上市公司转战主板的踏脚石。
香港联交所并不讳言将创业板视为赴主板上市的跳板,因此在此次上市新规的修订中,也相应提高了上市企业的资质门槛??尽管依然没有盈利要求,但前两个年度的经营现金流至少要达到2000万港元。
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长期以来,由于香港创业板的低门槛,导致市场泡沫严重,投资者热情不高,最终难以支撑股价的长期走势,而此次提高现金流要求有利于给投资者增加信心和优化市场。
吸引力比拼
目前,香港创业板上市新规生效仅一个月,但已吸引了不少欲上市公司前来问津。
据建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尤劲峰介绍,近期有不少原打算赴海外其他证券市场上市的国内公司开始了寻求转向香港上市。
“有国内公司已经在美国买了OTCBB(柜台交易市场)的壳公司资源,原打算通过OTCBB转板纳斯达克上市,但现在却希望转向香港市场。”尤劲峰告诉记者,不止于此,有的原计划在新加坡创业板、日本东交所、伦敦AIM等海外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把目光转向了香港市场。
香港交易所广州特派代表钟创新认为,与上述海外资本市场相比,香港在资本资源的国际化上毫不逊色;由于香港没有外汇管制,因此资金流出入不受限制。据悉,活跃在香港市场的投资机构中,来自海外机构投资者占比高达39.3%。
除此以外,相比较海外资本市场,香港市场在高度国际化的同时,亦具有在文化和经济上更贴近中国市场的先天优势,“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从语言等各方面来讲,沟通起来将更加便利。”钟创新说。
星展亚洲融资高级副总裁杨炜辉还认为,很多高新技术类企业在海外其他资本市场上市后,由于缺少国际投行分析师对公司业绩的长期跟踪,造成投资者所获投资信息较少,其股票表现乏力;相比之下,位于香港的投行机构,在与内地企业的交流中显得更加通畅。
尽管相对于海外其他上市地,香港资本市场有着中西结合的优势,并历来是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一个重要的候选地;但与海外大多数创业板市场一样,香港创业板长期以来的低迷表现,也令大多数内地欲上市企业呈观望态度。
自2000年网络科技股泡沫破灭开始,香港创业板的股价持续下跌。2008年7月,创业板总市值1061亿港币,比去年同期下跌了38.32%。
经过此番改革,香港创业板期待能吸引更好的上市资源的同时,能够在市场活跃程度上再现生机。而有业内人士分析,与内地尚处酝酿中的创业板相比,在网络科技股方面,香港市场依旧优势明显。
2005年,金蝶国际(8133.HK)成功从创业板转板主板上市,而主板上市的阿里巴巴(1688.HK)、腾讯控股(0700.HK)、A8电媒(0800.HK)已在香港市场形成一个内地网络股板块的“雏形”。相比之下,A股网络股仅一家生意宝(002095.SZ)。
“随着转板流程的简化,主板和创业板进一步趋近,相信网科类的企业会获得更好的市盈率。”上述业内人士分析。
阻力依旧
尽管香港创业板的转板“新规”颇具诱惑力,在本土的众多创投机构看来,在政策层面上,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依旧阻力重重。
长期以来,赴港上市一般分为H股直接上市和通过红筹模式间接上市两种;但通过H股形式直接上市,审批手续复杂??首先向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中国证监会提出申请,获准后进行股份制改造,再经过证监会复审,同意后才能向上市地的主管机关提出证券注册申请和准备注册登记表。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这种模式国内审批程序十分繁杂,时间成本大。
相比之下通过“红筹上市”,即境内企业实际控制人以个人名义在开曼群岛、维京、百慕大等离岸中心设立特殊目的公司(壳公司),再以境内股权或资产对壳公司增资扩股,并收购境内企业的资产,以境外壳公司名义达到曲线境外上市的目的。
长久以来,红筹上市只是需要外汇管理部申请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手续,再将其拥有的境内企业的资产或股权注入特殊目的公司即可。因此,“红筹上市”成为内地公司,尤其是民营企业上市首选。
但2006年,国家有关部委公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业内称“十号文”),对境内公司在海外以特殊目的设立公司予以限定。由此,传统的“红筹上市”模式因此受阻。
“对于那些没有提前做公司结构安排的境内企业,‘十号文’依然是赴港上市的政策障碍。”8月12日,天泉投资高级经理易晓川对记者表示,受内地政策的限制,香港创业板即便修改上市新规,但对于分流内地上市资源的能力实属有限。
易晓川认为,香港创业板最有可能的是吸引哪些已经提前做出海外结构安排的上市公司资源。“但十号文从2006年就已把红筹的路给堵死,现在这样的上市资源已经越来越少了。”易说。
有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红筹资源的稀缺,不少来自香港的投行纷纷降低标准,很多在业绩和商业模式上并不出众的内地上市资源,也成为“夺食”的目标。
“在国内创业板迟迟不推、红筹模式受阻的情况下,最受累的还是我们。”8月12日,一位本土投资机构人士对记者笑言,“我们除了通过把所投企业卖掉,再就是不得不做A股上市了。”
然而,眼下A股市场的低迷,却未能给这位投资人足够乐观的理由。8月13日,上证指数以2446点报收,连续四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