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中国抵达巴西,需乘24个多小时飞机,跨越欧亚大陆和浩瀚的太平洋。这个远在地球另一端的酷热之地与中国向来如磁铁的两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资源匮乏、环境破坏严重??巴西则全部相反。
那么,巴西真的会成为投资热地么?
吴耀宙1970年代来到巴西经商,彼时巴西经济增长率每年超过10%,汽车迅速普及,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完善,生机盎然。
那些年,吴耀宙辗转于不同行业,生活甚是艰难。事实上,一直到1990年代末,作为“金砖四国”成员,巴西都跟不上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的经济发展速度。甚至一度有人说将BRIC(金砖四国简称)改为BIC才名副其实。
但现在,吴耀宙已经是巴西华人商会的会长,他创办了宇宙电脑配件公司,把大量电脑配件从中国出口到巴西,生意蒸蒸日上,年营业额达几千万雷亚尔。事实上,在电脑销售方面,巴西现在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居世界第四位。
没错,在接近20年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后,巴西好运气来了。自然资源在全球成为紧缺商品,这恰恰是巴西独具的优势。耀眼的中国正饱受铁矿石、石油、农产品价格飞涨之苦,巴西却开始享受价格上涨的福利。
如今,巴西已经连续两年保持5%的经济增长率。巴西的高端购物者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消费者一样热衷与整形手术;圣保罗时尚社区Jardins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门店是该公司在全球业绩最好的门店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巴西中产阶级队伍迅速扩大,他们迸发出强大的购买力,推动当地汽车、家电和电脑市场迅速扩大。2007年,在巴西的约20家外资汽车企业销售了240万辆汽车,还有更多的居民准备贷款购买汽车。
雷亚尔过去5年内迅速升值150%,成为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货币。这反过来又刺激了外国资本对巴西的投资。随着自然资源出口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巴西外汇储备不久前超过外债,成为净债权国。
在次债危机阴云下,全球股市普遍萎靡不振,但巴西博维斯(Bovespindex)股票指数近几个月一路狂奔创造了70000点的历史纪录,最高达到73517点。慕名而来的大批外国投资者正将资金源源不断转移到这个资源大国。
腰包渐丰的巴西政府最近宣布将效仿中国组建主权财富基金,利用多余资金进行投资。4月30日,华尔街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锦上添花,在俄罗斯、中国、印度之后,将巴西的债务上调至“投资级”。
巴西对自己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量可谓信心十足,总统卢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近日向拉美商界人士调侃说,他就如何收拾美国信贷危机的烂摊子给布什上了一课。
卢拉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源于上一任政府的改革。1990年代初,巴西对政府经营的企业进行了彻底私有化,通过拍卖方式将企业授予私人。包括电力、电信、钢铁、航空等在内的企业当时均亏损严重,在成为私人公司后则发展成为诸如淡水河谷、巴西航空等具有是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卢拉未坐享其成,事实上他是成就巴西稳定发展的奠基者。一直以来,巴西财富90%集中在10%的人手中,农场主和矿产主大发横财。2003年,卢拉上任时,缩小日益严峻的贫富差距成为决定巴西持续发展的关键。
调查表明,卢拉政府执政以来,低收入人群的购买力首次得到实质性提高。卢拉政府规定,任何人能够证明自己是穷人,政府每月将给一定补贴。目前,巴西政府为1,100万家庭提供每户最多57美元的补贴。得益于中国对资源、农产品的强大需求,卢拉上任时国内失业率为12%,现已经降低到7%。
与此同时,巴西政府开始成功转向“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政府从经济领域退出,重点关注民生、环境与社会保障。不过,巴西党派林立,上千个党派的纷争导致政府运作低效。同时,巴西约有15%的国会议员正在接受各种司法调查,罪名从试图谋杀到洗钱等五花八门。
尽管如此,在某些方面,巴西的经济发展比中国更为健康。巴西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但并未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钢铁业为例,巴西政府要求每个钢铁企业必须建立一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周围的动物、植物及生态环境。
安塞乐米塔尔巴西分公司总裁圣荷西阿尔曼德告诉《环球企业家》,巴西对环境却有严格法规,一个钢铁企业要拿到环境许可,至少需要花费6个月的时间。巴西还是燃料乙醇大国,在发展生物能源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不过,巴西的经济风险也显而易见,其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全球资源泡沫的基础上,一旦农产品和铁矿石的价格大幅下调,将给巴西经济带来很大伤害。
对投资者而言,还希望巴西政府加强教育和基础建设的投资。巴西的城市多建于山谷或山坡之上,多数地区地形跌宕起伏,铁路系统羸弱。巴西大部分城市的建筑仍然显低矮,很少有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以巴西第二大城市圣保罗为例,这里的商业、建筑地产、酒店与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巴西的创业者们仍面临诸多障碍。巴西大部分人只拥有高中以下学历,大学普及率在10%以内。对于企业来说,巴西还是全世界税收最高的国家之一,税收占产出达36%,是中国的2倍。企业还需负担员工的福利费用,这一部分费用甚至占到工资的60%。
幸运的是,上述政策让本易满足的巴西人拥有了稳定的社会心态,少见对创业者财富的不平。因此,吴耀宙总结近40年的创业史说:这可能是巴西最好的时候,无可限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