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芳
“拿到冠军了吗?”
连日来,在奥运“酣战”的关键时刻,在公关公司工作的王敏吃饭时间总要不停给家人拨电话,当听到“分数出来了,是冠军”时她才能终于放下那颗悬着的心。由于工作时间没法看电视直播,她只好选择打电话这种最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
王敏的心态或许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观众的观点。当奥组委决定把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首次列入奥运会的转播体系时,已注定互联网、手机等将在2008北京奥运的报道中发挥更大作用,不过从目前实际收看情况来看,新媒体成为奥运报道主流仍需时日。
由于央视网是此次奥运新媒体转播的官方机构,央视网的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新媒体在此次奥运报道中的表现。据央视网引述的CSM的调查数据: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央视网当日独立访问者为2513万人。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监测获得直接/间接授权合作的9家奥运网站/服务商(央视网、搜狐、新浪、腾迅、网易、PPStream、酷6、PPLive、悠视网)的数据显示,开幕式当天总体不重复的独立用户数为1.61亿人。
这对于首次正式进入奥运报道体系的互联网等新媒体来说,实在是一个惊人数字。不过,与电视媒体相比这一数字就只是“小巫见大巫”了。来自CSM的数据显示,收看开幕式的电视观众达8.42亿人。由于电视本身在中国的覆盖率、传输质量以及用户习惯等因素,电视仍是绝大多数观众收看奥运的主要方式。
而带宽、传输速率仍是网络媒体面临的最大问题。央视网总经理汪文斌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对央视网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不知道会有多少用户会登陆央视网收看比赛,而且没有可比性,根据不同的用户规模,央视网对后台的投入和准备也是不同的。
不过新媒体在奥运信息传播上也发挥了作用,这与新媒体本身的特性直接相关。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为1.82亿,2008年这一数字将达2.44亿。AC 尼尔森指出,以奥运“首金”消息为例,近46.7%的公众是通过电视获知了这一消息,而43.8%的公众则是通过互联网获知。
新媒体的巨大潜力不可小视。就手机媒体而言,来自中国移动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24时,通过中国移动的奥运手机报关注奥运赛事进程的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
美国的情况也与中国类似。外电称,在奥运会前两天有90%观众通过电视观看,而10%通过电视和互联网两种渠道,只有0.2%的观众仅通过互联网看奥运。正如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张大钟所言:“至少要等到下次奥运会的时候,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才差不多能成为奥运报道比较主要的媒体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