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3%,比上一个月回落0.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我们在看到CPI环比效应下降的同时,还应关注“内需马车”的快跑趋势,强劲的消费增长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权威数据显示,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29亿元,同比增长23.3%,这一增幅创下了1996年2月以来的最高记录。今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一直保持在20%以上,1-7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9672亿元,同比增长21.7%,增幅比1-6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其实,自今年上半年以来,消费方面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自2006年3月份以后,中国消费需求便进入加速增长通道。
消费增长创12年以来新高,深度影响着相关内需板块。分行业看,7月份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303亿元,同比增长23.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68亿元,增长26.5%;其他行业零售额158亿元,增长4.7%。其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5.2%,金银珠宝类增长43.6%,汽车类增长27.8%,服装类增长26.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8%,肉禽蛋类增长18.4%,粮油类增长18.3%。
对比发现,7月份食品通胀回落,但非食品通胀加速,值得关注。食品CPI同比增速放缓至14.4%(6月份为17.3%),带动CPI连续第三个月回落至6.3%,但非食品CPI通胀攀升至2.1%(6月份为1.9%),国内能源价格调整对其贡献了约0.2个百分点,表现在其中的车用燃料及零配件涨幅达22.2%(6月份12.9%)。7月份的非食品通胀攀升还仅仅反映了能源价格调整的直接影响,间接传导效应还将逐渐显现。瑞信(Credit Suisse)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曾预测,受服务业工资上涨拉动,我国将会出现新一轮非食品通胀。
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在关注食品类上市公司的同时,不妨也多留意些石油化工、汽车、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非食品类的内需板块。比如因原油价格下跌使基本面明显改善的石油化工行业,中、下游行业的经营压力将大幅减轻,短期内的成本下降明显,对于需求相对稳定的子行业将十分有利。众多机构对石化行业和轮胎行业给予“优于大势”的评级,其中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公司的经营环境将好转,业绩将明显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