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力争用一年左右时间解决2008年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发现的2727户双特困户的住房问题……2008年至2012年新开工建设不少于建筑面积463万平方米的政府保障性住房,在2012年底前基本解决2008年全市登记在册的77177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昨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市住房保障办特地披露了其制定依据??广州市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在市辖10区开展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状况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广州市不仅对惠民66条保障目标作出调整,而且力求将新建保障性住房用地基本安排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市政配套成熟的区域,注重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大力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市国土房管局局长、市住房保障办主任谢晓丹表示,广州还将建立起市、区、街道三级管理模式,住房保障工作将步入动态量化管理的新阶段。
对于市民关注的经济适用住房销售问题,谢晓丹以及市住房保障办副主任易松翠表示,目前正在核查申请者资料并建立数据库纳入信息管理系统,还在制定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办法,“经济适用住房将可以预售,也将有多种付款方式”,“总之,今年四季度一定会推出经济适用住房”。
文/记者 李婧 通讯员 穗房宣
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状况调查结果
分布状况:
集中于老城区 越秀区最多
全市市辖10区共有84377户居民家庭参加申报,接受入户调查核实79110户,其中符合调查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77177户。
这些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集中分布在老城区,以户籍所属区统计,越秀区最多(21835户),荔湾区20330户,海珠区21282户,分别占总数的28.29%、26.34%和27.58%,共占82.21%。
以住房保障方式统计,符合广州市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44516户,占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总数的58%,符合广州市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32661户,占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总数的42%。
收入状况:
以打散工为主 特殊家庭最弱势
调查显示,77177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总人数为208927人,户均2.71人。小家庭趋势明显,两口之家与三口之家占大部分。
调查对象年龄多集中在30岁以上,职业状况以打散工、无业、退休为主,共占65.2%。其中,打散工的比例最大,人数是19029人,占26.1%;无业16485人,占22.6%。而且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高中或中专以下学历占90.7%。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000~7999元之间的,占40%。
其中,还发现残疾、重症、因离婚或丧偶导致的单亲家庭、患精神病、智障、劳改判刑等特殊家庭3837户,“这些家庭不仅缺乏谋生的能力,而且需要治疗和护理等,负担很重,成为最弱势的群体,是需重点关注的对象”。
另外,调查对象中共有1933户不符合调查条件,其中,确定有实际困难的家庭511户。
居住状况:
以承租和借住为主同住的多
调查发现,77177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同住总人数为300672人,比其本身家庭总人数多10万人,同住成员平均每户为3.9人,住房面积总共313.6493万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为9.35平方米,四成集中分布在5~12平方米区间。根据入户核查后判断,调查对象住房“非常拥挤”和“拥挤”的占66.31%,居住环境“非常简陋”和“简陋”的占54.53%,解决住房困难“非常迫切”和“迫切”的占76.81%。
调查显示,这些家庭拥有自有产权住房的仅7000户,占9.1%。大多数家庭住房以承租和借住为主,总共占88.2%。住房条件也比较差。楼龄在30年及以上的占33.94%;无独立厨厕的占33.7%,承租公房的成套率最低,53.6%没有独立厨厕。
居住愿望:
迫切希望两年内就近解决住房问题
调查显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大多迫切希望两年内就近解决住房问题,半数以上家庭希望政府提供租赁型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在建新社区中首选配套完善的大塘新社区。
这些家庭住房需求的主要原因是无房,占61.6%;其次是改善居住条件,占35%。
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希望政府提供“想租想买、先租后买、先买后租、政府免费提供住房和承租公房”等多种保障方式。
调查发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对现住区域的认同感、归属感非常高,就近居住的愿望非常迫切,强烈希望能够在原居住区域购房或租房,解决住房问题。
解决方向:保障住房以需定供 用地将更集约
谢晓丹表示,根据调查结果,广州市“以需定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继续采取租赁补贴、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同时,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创新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模式,加快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申购分配工作。谢晓丹昨日还展示了广州首个由开发商开发建设的松洲新社区经济适用住房效果图,该图显示其住宅楼从17层到24层不等,共有三栋。
按照以需定供原则,经过科学分析和测算,市国土房管局、市住房保障办编制了《广州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明确了当前和未来五年住房保障的发展目标。根据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扩大廉租住房建设规模,确保实现城市双特困户“当年新增,当年解决”。为实现“力争用一年左右时间解决2008年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发现的2727户双特困户的住房问题”的近期目标,市国土房管局、市住房保障办已制定详细工作方案。
对于如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市住房保障办表示,今后保障住房的用地将更加紧凑、更加集约以节约用地;户型设计上已经进行了中小户型设计竞赛,“经济适用房60平方米左右都可设计为三房一厅一厨一卫”,户型更加实用合理;节能上注重住宅采光设计,选用节能环保材料,比如采用太阳能热水。易松翠透露,广州目前已有一个大型新社区如此计划,并在申报国家节能环保项目,“如果获得国家资金支持,建设成本将降低”。
资金保障:“广州从来不缺廉租房建设资金”
广州还将创新保障房开发建设模式,鼓励和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多方式、多渠道加快筹集房源。除了已经引入开发商建设的松洲新社区外,易松翠表示,保障房配建的准备工作也完成了,已经安排了地块,既包括商品住宅地块和保障房地块捆绑式配建,也包括出让地块中划取一定比例的“按比例配建”保障房方式,“但目前房地产市场情况不太好,因此,还没推出,今后将视房地产市场情况推出”。
对于保障房建设资金,广州将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倾斜投入的保障机制,从土地出让收益、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等多个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优先安排机制。虽然现在土地市场情况不理想,但谢晓丹、易松翠表示,“广州从来不缺廉租房建设资金”,而除了土地收益以外,公积金的增值部分也相当多,何况还有银行贷款等其他渠道融资。
此外,广州市已根据此次调查情况建立了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还将在进一步校验数据和完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市-区-街道三级管理模式,实现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档案的日常动态量化管理,建立住房保障动态管理长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