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欲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意图由来已久。近日,上海市及浦东区政府再抛绣球,希望吸引更多的海外金融人才。
彭博社昨日援引浦东新区区长李逸平的讲话说,浦东新区正在计划为海外银行家、经纪人和保险人才提供税收方面的激励,为了让海外人才在上海得到更平稳的过渡,浦东新区正在和国家税务主管部门协商,到2010年底将为海外金融人才提供住房补贴、退税和免费体检等优惠措施。
人才靠吸引而非培养
上海市市长韩正本周二在出席外资法人银行座谈会时曾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大量人才,上海将在国家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出台包括扶持、人才吸引和各类配套政策在内的多项支持政策,在入驻陆家嘴地区的金融机构中进行试点。
昨日,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办公室新闻处发言人苏阳霞向记者表示,浦东新区已经就吸引金融人才进沪推出了人才激励政策若干规定,让金融人才享受绿色通道,建人才公寓等等,不同学历和背景的人才可以享受到不同级别的补贴,比如一名博士后人才就可以享受10万至30万不等的补贴。不过苏阳霞称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专门针对海外金融人才的退税优惠政策。
早在5月召开的陆家嘴金融论坛上,瑞银集团(UBS)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席蔡洪平就极力主张降低个人所得税,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所还透露,自己也是此次浦东新区海外金融人才激励计划的推动者,“在我看来,这能实实在在吸引一批海外金融人才进驻上海。人才是靠吸引的,而不是培养的,环境不好,培养了半天人才还是要跑掉。你看华尔街培养过什么人才没有?香港又几时培养过什么人才?这些地方人才之所以聚集都是靠吸引的,没有吸引力的城市,培养也是帮他人培养,替他人做嫁衣。”
税收并非吸引人才的关键
对于这个消息,普华永道上海方面的合伙人StacyKwok称,这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消息,不过他也表示光有退税政策的激励是不够的,因为人们通常都会综合考虑到一个城市的安全问题、居住条件以及大城市所提供的其他的生活便利条件等等。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引用伦敦出版的《全球化金融中心指数》举例说,在吸引外国金融人才投资的前几大要素中,排在前几位的是宽松的制度环境、金融服务的中枢地位等,而税收方面的优惠却排在了后面。“伦敦的税收其实一点都不低,但是金融人才还是愿意聚集在那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伦敦的确很好地利用了纳税人的钱去改善投资环境、生活环境,让人觉得缴这么高的税是值得的。因此,吸引人才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城市是否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各项指标中达到了较高的质量。”
软环境成金融中心竞争关键
浦东新区目前已经汇聚了173家银行,202家证券经纪公司和145家保险公司;中国最高的两幢高楼??88层的金茂大厦、101层的环球金融中心都坐落于此。昨日上海又成为中国最先试点非金融机构本外币特许业务的两大城市之一,充分彰显了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改革先行者的地位。不过,在争当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天津、深圳等其他城市的压力。
对此,孙立坚指出,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是市场的力量所造就的,政府的作用就在于借助市场的力量去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而不是脱离实际去主观地控制或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展的节奏。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努力目标应该是为最大程度上实现全球金融资源有效配置而努力发挥所需要的六大基本功能,即价格发现功能、风险分担、流动性保障、信息生产、公司治理和价值创造,”孙立坚表示,“它们之间不是替代关系、独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协调关系。只有发挥和协调好这六大基本功能,上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建立起一个具有和谐经济金融发展关系的国际金融中心,从而才能保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较高和较稳定的金融主导权。”
蔡洪平则表示,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更重要的是软环境的建设,金融市场是本质,资本项目一定要开放,资本项目不开放,国际金融中心就不可能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