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保一控的目标能否实现,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的状况攸关大局。
从2004年到2006年,我国经济保持了高增长和低通胀态势。
在我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我国历次国民经济的起落涨跌,无一不与农业的发展状况紧密关联,特别是国民经济的几次大的调整,无一不是农业尤其是粮食出现严重问题所致。我国农业与国民经济的这种关系至今没有改变。
从2004年到2006年3年间,我国农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5.5%。这个速度比前3年即从2001年到200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2.8个百分点,高出一倍还多。由于农业的强有力支持,从2004年到2007年4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1%,这个速度比从2000年到2003年4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1.6个百分点。同时,从2004年到2006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每年温和上涨2.4%。可以说,是农业的快速发展所形成的强有力支持使整个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多年的高增长和低通胀的理想发展态势。
2007年,我国农业增加值比2006年增长3.7%,这个速度比2006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比前3年平均增长速度下降了1.8个百分点。农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的比值由前3年的0.5∶1下降到0.3∶1。也就是说,从2004年到2006年,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有0.5个百分点的农业增长率作为支持,而到了2007年,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只有0.3个百分点的农业增长率作为支持。2007年这种不协调的农业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在2007年下半年的市场上得到了反应,出现了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2007年第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了20.7%,第四季度上涨了22.2%。农产品生产价格的上涨幅度分别比2006年同期多上涨20个百分点和16.7个百分点。
进入2008年以来,农业增长不能支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状况进一步显现。200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累计,农业增加值分别比2007年同期增长2.8%和3.5%,这两个增长速度分别比2007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200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累计分别为10.6%和10.4%,农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第一季度进一步下降到0.26∶1,第二季度累计为0.33∶1。虽然第二季度比2007年同期略有回升,但与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同期比,仍然下降很多。在这种不断强化的农业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不合理比例关系的情况下,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在2008年的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累计分别上涨25.5%和21.2%,并由于食品价格上涨拉动,导致全国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上涨8.0%和7.9%。在全国消费价格上涨中,由于食品类价格上涨拉动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上涨6.8个百分点和6.64个百分点。很显然,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物价总水平快速上涨的情况已比较突出,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克服极端观点,坚定信心,同时增强忧患意识
根据过去的经验,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出现困难的情况下,一种极端的观点可能会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实际上,对我国的农业问题,很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的看法。在农业丰收和农产品卖难时,容易产生“农业过关”论和“粮食过关”论;而在农业减产,出现农产品买难时,又容易出现“恐农症”和“恐粮症”。第一种看法,往往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形势盲目乐观,忽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组织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第二种看法,往往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组织的难度进行过分强调,甚至于对国民经济能否保持正常的发展速度都存有怀疑。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是要克服第二种观点。事实上,就我国的水土条件,农业技术进步的状况,社会资源的动员能力,实现农产品的基本自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农业的生产能力也完全能够支持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的信心。但是,有信心,并不是盲目乐观,潜力也并不是天然地会变成现实。在树立信心的基础上,必须有忧患意识,必须认认真真地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困难,采取有效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理顺价格关系,改善贸易条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补贴办法,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农产品面临不合理的价格关系。一是农产品与工业品交换比价不合理。今年上半年,尽管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整体上涨21.2%,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26.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比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高5个百分点。二是农村消费价格涨幅高于城市,一季度累计,农村消费价格指数比2007年同期上涨8.7%,比城市同期涨幅高0.9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农村涨幅为8.6%,比城市高出的幅度更是扩大到1个百分点。三是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迅速提高。根据有关统计调查数据推算,目前,农民外出务工的月收入一般在1200元左右,这大大高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水平。四是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比较,普遍低30%到50%,尤其是大米,国内价格更是比国际价格低60%甚至70%。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二,是土地的使用流转办法不能完全适应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分散的小规模的耕地承包经营方式,在口粮农业和农村劳动力缺乏非农业就业出路的时期,是有利于农民精耕细作和提高耕地产出效率的。但当进入商品农业和农业劳动力大量异地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时期,这种分散的和小规模的耕地承包经营状态则十分不利于耕地的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和耕地生产率的提高。
不利的价格关系和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土地承包经营方式,使农业生产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困难。一是农民和地方政府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不高,生产条件得不到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不到加强;二是耕地保护的难度很大;三是对耕地进行掠夺式经营的情况比较普遍地存在,过度用化肥代替劳动投入导致地力下降和土地板结;四是农业补贴政策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使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和农业增加的实际产出之间难以形成应有的比例关系;五是农业技术推广困难,使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难以迈出大的步伐。
要更快地发展农业生产,必须针对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理顺农产品的价格关系以改变目前十分不利的农产品价格状态,改善农产品的贸易条件;同时,要针对变化了的情况,深化土地承包办法和使用制度的改革。在此基础上,发挥国家、地方和农民三方积极性,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健全对耕地的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效率;要创造环境和条件,大力推广农业增产增效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采取这些措施,我国农业生产一定能够得到持续较快的发展。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平衡粮食和农产品储备布局,积极应对各种投机炒作风险,确保粮食和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007年,全国亿元以上农产品交易市场1562个,年成交量达到1.1万多亿元,与2002年比较,年平均增长20.9%。农产品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业生产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重要平台。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构建一个更加开放、更具竞争力、更加规范、活跃、顺畅、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仍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对照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仍然存在着流通方式初级,市场组织化程度低;交易方式传统,信息化建设滞后;有效监管不健全,法制和制度建设跟不上以及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
在重视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同时,要对现有的粮食和农产品储备布局进行调整。前些年,由于农产品特别是粮食连续丰收,供给状态良好,价格平稳,粮食和农产品储备多集中在产区,而销区储备的粮食和农产品相对较少。在目前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市场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储备的地区结构和品种结构需要调整,要通过调整使布局更加均衡。这样才有利于避免由于区域性或者结构性的农产品短缺而引发全面的粮食和农产品供求紧张,从而避免粮食和农产品价格受某些偶然因素影响出现突发式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增强粮食和农产品市场抵御国际国内各种风险的能力。
搞好市场体系建设,调整粮食和农产品储备布局,目的是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保证粮食和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平稳顺畅,减少投机性和各种形式的炒作风险,使社会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客观地在市场上得到体现,防止形成需求泡沫进而引起市场大起大落。近期所发生的世界性的粮食危机清楚地表明,在金融衍生工具泛滥和国际热钱规模庞大的情况下,粮食和农产品市场是十分脆弱的,很容易受到投机资本的炒作。而在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深化、国际经济增速减缓、美元贬值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形势下,一旦国内粮食和农产品市场供给出现风吹草动,国际热钱通过多种渠道兴风作浪,对我国的粮食和农产品进行投机炒作是很有可能发生的。特别是从今年开始,世贸组织关于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粮食领域的过渡期已经结束,跨国公司已悄然进军我国粮食流通和加工领域,如何在世贸组织的框架内,建立有效的外资准入制度,避免粮食定价权旁落,努力减低农产品市场风险和各种投机炒作的可能性,更是我们必须及早研究并作出答卷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们必须有忧患意识,必须未雨绸缪。我们不能不防。
总之,一方面,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起着支持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同时,农产品作为13亿多人口生活必须消费品的主体来源,又起着保障民生,保证消费品市场安全和物价稳定的关键作用。面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形势,特别是所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只有农业特别是粮食有一个快速的发展,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才有可能,也只有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市场能够平稳顺畅运行,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目标才有达致的基础。可以说,目前的农业攸关保控大局,必须进一步抓紧抓好。(朱新武 来源:中国信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