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商务局公布监测数据显示,奥运期间,193家样本企业日均销售额达1.9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7%。
据不完全统计,奥运期间,仅秀水市场、当代商城、红桥市场等50家奥运外围接待商业服务业企业,累计接待奥运宾客近2000批次,合计18万余人次,奥运宾客消费金额超过5000万元。秀水、世贸天阶等特色商业街区成为亮点。
奥运特许商品销售井喷
伴随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制作精美的奥运特许纪念品在中国各地引发了购买热潮。
奥运特许商品种类超过8000种,全国已有近3000种被销售一空。在北京许多大型商场,奥运专柜也成为了最热闹的地方。
记者昨日从
王府井百货了解到,截至8月22日,王府井百货集团北京地区4家门店奥运特许商品销售突破2亿元,达到2.06亿元,其中8月份销售就达6774万元。
王府井百货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奥运期间,北京市百货大楼和东安市场两店,奥运特许商品日均销售额都在150万至250万元之间,同比平均增幅都在90%以上。王府井工美大厦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奥运期间,奥运特许商品的销售大概是以前的3倍左右。
平板电视销售增一倍多 昨日,北京国美、大中公布了奥运期间的销售情况,平板电视销售同比增长一倍多,大中电器的销售数据显示,彩电销售占比从去年同期的21%上升至32%,而空调、冰洗销售占比同比下降。
大中电器方面介绍,七八月份,平板电视销售同期增长121%,42英寸以上大屏幕液晶销售达3.5万台,占总销售的六成以上,数码、手机销售也有近3倍的增长。来自北京国美方面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至今,平板电视、数码产品销量与去年同比增长一倍多。
老舍茶馆营业收入同比增60%
奥运期间,具有浓郁京城文化的老舍茶馆成了国家级贵宾的集中接待企业。据老舍茶馆统计,8月8日-24日,老舍茶馆共接待宾客两万人次,营业收入达233.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
作为北京茶文化的“浓缩地”,老舍茶馆的四合院、茶艺表演等成为国内外游客在京城休闲娱乐的必选之地。奥运期间,老舍茶馆先后接待了多位高级外宾。“14天内新排练的节目演出了32场,远远超过预期。”老舍茶馆负责人告诉记者,茶馆日均收入近15万元。
超市销售额同比上涨241%
北京市商务局统计显示,奥运期间,京城超市的销售额同比上涨24%。商家表示,话梅、饮料等休闲食品上浮明显。
“休闲食品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70%左右。”家乐福北方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市民选择在家看比赛,零食类商品销量上涨非常明显。
物美公关总监富宇也表示,奥运期间卖场内的饮料、啤酒等适合观看比赛食用的商品销量上涨了20%-30%。“原来担心单双号限行会影响卖场内的销售,但是休闲类商品销量大增,使整体销售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富宇强调。
烤鸭最受观赛游客欢迎
奥运期间,大批的观赛人员、各参赛代表队人员都竞相品尝中国美食,从而拉动北京餐饮业的消费增长。昨日,大众点评网发布的奥运期间餐饮消费数据显示,奥运期间餐饮消费人均58元,烤鸭和老北京小吃最受观赛游客欢迎。
参与大众点评网点评的游客、市民给出的相关信息显示,朋友聚餐观赛成为主要消费需求,占就餐人群的49.3%,八成网友在餐馆点评中增加了“有液晶屏”的标签。酒吧也成为休闲娱乐频道的搜索热点,据统计,8月以来酒吧点评数增长了71.4%。
被奥运拉动的餐饮市场中,老北京小吃、川菜和西餐是最吃香的3个菜系。而北京烤鸭不仅是奥运村里最受欢迎的菜品,也是大众餐饮市场中点餐率最高的菜品。
商报记者吴文治李欢欢任宏
(责任编辑: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