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化解宏观经济之难 唯有市场化(图)

王福重

  当宏观经济遇到困难时,更应继续深化改革,更多利用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这既有利于解决当前的经济困难,也有利于建立起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政府要做的,不是去更多管制资源和价格,而是实行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当前,重点应是大幅度削减增值税和所得税,推进利率进一步市场化。

  今年经济形势可谓变幻莫测,总趋势不容乐观。消费者明显感到生活费用上涨的压力,企业面对成本不断上涨压力,资本市场也经历着持续的下跌,连宏观调控部门也说调控经济运行比以往更困难了,这种情况还从未出现过。


  宏观调控之难,首先在于预测未来宏观走势愈发困难。比如,年初还认为2008年的经济极有可能过热,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两防”,哪知下半年伊始,宏观经济增速却呈下降态势,CPI也逐月回落,于是,宏观调控的目标转而变为保经济增长和控制价格上涨。

  出乎意料的还有,国际原油价格由不断飙升到急转直下,多年的出口猛增突然转为众多企业出口困难甚至倒闭;次贷危机以来人们一直忧心忡忡的是跌跌不休的美元何时企稳,突然间美元重拾升势,人民币的升值步伐陡然放慢;沪深两市持续下跌,任何刺激都不奏效;仅仅在一个月前,管理部门还在忧虑热钱流入规模过大,阻止热钱流入还是工作的核心,而现在对热钱规模究竟有多大的争论还未有定论,一切都就反过来了,随着人民币升值趋势的逆转,管理部门转而担心热钱撤出太快,而且有人说,正是热钱大规模撤退才导致了股市的下跌……

  宏观经济调控的前提,是对未来有比较准确的预期,而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比预期未来更困难的事了。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不但取决于国内因素,也依赖于国际因素,预测未来的难度比封闭状态困难得多,单是信息的收集,就是几乎难以完成的任务。

  宏观调控除了使用财政、货币政策外,还大量使用行政手段,如对价格的控制以及对企业的管制等。这是宏观调控困难的第二个也是制度性的原因。宏观调控不但要更正市场的问题,还要通过行政手段调节不同阶层的利益。在封闭条件下,宏观调控相对容易,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行政调控就要面对市场化的外部市场,又要面对存在管制的国内市场,就有些有力不从心了。

  成品油价格调整,就凸显了宏观调控面临的这两个难题。在油价市场化下,政府要做的,是调整石油战略储备,而在油价管制下,政府还要规定、调节国内成品油价格。要调节成品油价格,不但要对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有一个大致正确的估计,还要考虑价格调整所引发的利益格局的变化。但是,油价既与石油供求相关,又涉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预测何其难,所以,国内油价的调整总是滞后,国内成品油定价一直明显低于国际水平。

  低油价的初衷主要是照顾低收入者,但执行效果却恰恰相反,不但不公平,更缺乏效率。因为补贴所需的财政资金,本来有其他更重要的用途,用于补贴成品油是一种浪费。如果油价与国际油价更充分接轨,调控的困难也就消解了大半。

  在煤价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控制电价,实行低价政策,结果也是用电少的穷人补贴用电多的富人。近年来,如何缓解电荒,解决发电厂的困难,有关部门没少下心思,遗憾的是,至今也没有找到能让大家都满意的办法。煤电联动被认为是最佳方案,但是真正的联动从来没有实现过。其实,这也是一个市场与行政控制的矛盾。解决之道,无非是两个:一个是在控制电价的同时,把已经市场化的煤价重新控制起来,煤电之间的矛盾可以得解,但这不是好办法,因为受到控制的煤价和电价,无法达到有效配置资源的目的。另一个办法,是在放开煤价的现有基础上放开电价。让电价反映所有的生产成本,让全社会承担资源成本上涨的压力,以期达到有效的配置资源。

  通货膨胀的危害不是膨胀本身而是利益的再分配,放开资源价格,会引起价格短期上涨,但是,却不会出现利益的再分配,同时消除了继续上涨的预期,有利于从根本上抑制通胀。

  如果还没有让市场发挥作用,就先入为主地认为市场化会出现问题,而采取管制措施,宏观调控的目的不但达不到,还可能按下葫芦起了瓢,产生新的麻烦。如果先让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更有效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去调节以保证公平,宏观调控就会变得轻松。

  市场化,就是利用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解决问题,而行政性管制,利用的仅仅是少数精英的智慧和力量,而且不同调控部门的力量经常形不成合力,比如对股市有影响的部门就有多个,当证券监管部门努力维护股市稳定时,其他部门却出台有“做空”嫌疑的政策,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所以,当宏观经济遇到困难时,更应继续深化改革,更多利用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这既有利于解决当前的经济困难,也有利于建立起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政府要做的,不是事倍功半地去更多管制资源和价格,而是实行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当前,财政政策重点是减税,特别是大幅度削减增值税和所得税,利用财政盈余补贴困难群体;货币政策则是推进利率的进一步市场化,让所有企业都能享受到同等的金融待遇。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