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28日电台湾《联合报》今天刊出台北市文字工作者龚济的文章《台湾的"打拼"已移民大陆》,称许奥运展示的大陆进取、团结和开放的风貌,同时对台湾日渐丧失打拼精神进行反思。
原文摘录如下:
北京奥运会闭幕。
中国大陆、国际奥委会、很多参与国家,都称赞这是一次成功的盛会。
当然成功!大陆以全部之力,经七年准备,花费数千亿元,动员数十万义工支持奥运,还能不成功吗?
整体来说,举办奥运,大陆收获丰硕,这可由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闭幕典礼上的话来概括。他说:“通过本届奥运会,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也更多地了解了世界。”
北京奥运,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名运动员参加,注册和非注册的记者几万人,世界各地几十万人前来观战,全球收看电视转播的人数难以估计。参与和浸淫在这样一个大网络里,怎能不促进情感、增加了解?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两位选手,在颁奖台上相互拥抱,就是一个典型而又动人的例子。
这种情境的塑造和精神的发扬,似乎也得到国际舆论相当的认同:
印度《印度时报》:奥运是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开始。
英国《泰晤士报》:奥运迫使西方注视真实的中国。
西班牙《体育报》:奥运会把中国分成两个,一个是奥运会前的中国,一个是奥运会后的中国。
法国《费加罗报》:中国向世界证明,它能够像西方一样,办好这一全球盛事,而且是用融入中国精神的“现代”方式。
澳大利亚《雪梨先驱晨报》:奥运让中国实现“最伟大的跃进”。
美国《新闻周刊》:说中国没变化是十足的无知。《时代周刊》:世界见证了一个确实无误的事实──中国在荣誉的光环下回来了。
在来自海外的评论中,说得最中肯的,可能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它说:中国因为成功举办奥运会而赢得国际尊重,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和人民很愿意信任世界其它国家。
的确,中国大陆人民因为有信心,明显改变了一些对人对己态度。他们比过去较能遵守清洁、秩序、礼貌这一类文明规范;扬弃狭隘的爱国主义,不敌视到外国执教的中国教练,对本国和外国选手一律鼓掌加油;他们也批评和检讨自己,譬如承认虽是奖牌大国,但仍非体育大国。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里辛斯基评论说:奥运将把中国有机地纳入到国际社会中来,中国孤立于世界的时代从此结束。中国融入世界,也影响世界。
在夹杂着批评的赞誉声中,中国大陆能否更文明、更理性、更有胆识而又更具国际视野的走向未来,从而改变体质,那要由实践来检验。但无论如何,这些年来,大陆是向外拓展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耀眼,也包括“非物质”的文化、思潮的引进和输出。
大陆对台湾的生存发展关系极大,相对于大陆,台湾这些年来做了些什么?他们是开放,我们是闭锁;他们是发展,我们是萎缩;他们目光向外,广与人交,我们眼睛朝里,耽于内斗。台湾最爱用的一个词汇“打拼”,现在已移民大陆,看样子要在那儿安家落户。蕞尔小岛的台湾,“打拼”精神还剩下什么?
历年无节制的“修宪”、无规范的政治斗争,早已使台湾的民主千疮百孔。菲律宾曾是亚洲“民主典范”,但是出了贪腐无餍的马科斯和伊美黛家族,今天留下来的只是“菲劳”和“菲佣”。几天后台湾又有群众要上街了(编者注:8月30日反马游行),这回“打拼”什么呢?
古人劝人认清自己及所处的现实环境,有几句警语:“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愿生活在台湾的人,都无“沸鼎飞幕”之忧。
(责任编辑:佟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