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李转少
每天早8:00,张戟穿上浅蓝色的皮尔卡丹T恤和牛仔裤,来到自己的研究工作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有时会坐在桌前一动不动,有时则会在图纸上涂描,而有时会到车间去转转,仔细观察机器运转情况,跟车间工人聊聊天……
没错!这就是张戟一天的工作。
呵呵,很不可思议吧!你或许会惊奇地问,什么工作这么自由啊?“我的专职岗位是创新。”张戟如此回答。
其实,在陕鼓,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也是一个岗位的名称。这是陕鼓董事长印建安针对张戟的兴趣和工作状况而为其专门设置的。据印建安介绍,这是一个琢磨事的岗位,张戟本来是陕鼓研发部试验室的一名普通电工,但他从小就喜欢观察、爱动脑筋、善于思考问题,是个“思想劳动者”,他已经为陕鼓提供了很多创新做法,这样的人才没必要束缚他的发展,因此从今年2月起,陕鼓专门给他设置了创新这一岗位。
创新在身边
当然,并不是印建安偏爱张戟,而是张戟的所作所为很适合这一特殊的岗位。
据了解,张戟当兵复员后就进入了陕鼓,成为陕鼓一名电工。但当时,他对车、钳、铣、?各种工种样样都感兴趣,见什么都学一手。
以前锻压车间天车故障率很高,老要派人爬上去修理。张戟动脑筋研究了以后,换一种电磁闸,一年只修一两次。而水压机操作机电缆线老浸泡在油水中容易发生故障,经他改造后十年中很少出现故障。
后来张戟到试验室工作,看到危急遮断器在过大试验台位上试验,大马拉小车,就想能不能改一改呢?这一改台位体积缩小了十几倍,电机功率从500Kw降到2.2Kw,己经做了100多台套产品试验:大大提高了实验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以前需要三四个人一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一个人二十多分钟就完成了。
在用户现场,危急遮断器是TRT机组超速紧急自动停车的保险装置,安装调试当中,有时发现飞锤飞出的转速不稳定,起不到保护作用,还要把它卸下来重新返回厂里做试验,费工费时,影响不好,用户也不满意。
张戟了解到产品存在的问题以后,2007年又申请列了一个科研项目。他把国外的危急遮断器拆开,研究飞锤结构,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改进,一次次的试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经专家鉴定,飞锤飞出误差值缩小四倍,可靠性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目前,这项实用新型技术已经正式应用到产品当中,企业将申报国家专利。
这些创新在张戟看来似乎就是其本职工作,他对《中国机电工业》说道,“创新的关键在于人的思想、意识的转变。创新不是发明,发明是从无到有,而创新更多的是一个小的改进,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力求更好。所以创新更有难度,要打破常规。其实很多人都能看出一些问题,但总认为要改变现状需要勇气,而且害怕失败,因此更愿意选择随大流,创新也就难于进行。”
其实,陕鼓专为张戟设置创新岗位的目的正是希望以此来激发全员创新。印建安认为,“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团队的创新、全员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机会是自己创造的,每个员工都应该敢想、敢说、敢干、勇于创新,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在这过程中,员工会增强自我价值,懂得享受工作,从而提供员工的整体素养,提高企业的人才竞争力。”
朴海日是陕鼓计量室主任,去年10月当他在看电视转播的美国龙卷风场面时,他突发奇想,如果鼓风机的风能倒转的话,是不是风力更强、效果更好?当朴海日把这一想法与印建安沟通后,得到印建安支持,认为想法很好,并组织专家开专题会,研究可行性。
虽然通过专家鉴定认为可行性很小,而且陕鼓创新项目比较多,资源有限,但朴海日仍不气馁,他和同事柳艳玲决定自主动手创新。目前陕鼓的鼓风机都是轴带轮转,筒子带叶片转,朴海日的创新点是将轴带叶片转,这样就会节省材料、投入又少。于是,他们俩自己设计图纸,窝叶片,利用公司的废铁废料,借助公司的资源开发新机组。第一次试验时,机组只运转了两分钟,到前不久第四次运转时,机组已经能运转20分钟了。如今,朴海日把这机组当成了自己的宝贝,业余时间就不断地琢磨该怎么改进。“不管结果怎样,至少现在设计的已经可以运转了,这也算是成功了吧,我们都很激动,把它当成了自己小孩来精心照顾,觉得工作很充实、很快乐。”朴海日对《中国机电工业》说。
“这种员工创新我们一定要支持,要借助企业的整体力量来帮助他们,保护他们这种想法,引导他们形成这种创新习惯。哪怕他们经过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此路不通,那也是一个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体验了工作的乐趣、享受工作,也能提升自我价值感。”印建安解释说。他认为,有一部分员工的工作状态仍处在“应付状态”,因此“主动创新”更加显得重要。但在员工创新过程中,领导应该适当地去引导,使员工的创新结果不管如何,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当然,对于创新印建安对于创新也有一些思考??“对企业而言,在创新的同时,你应该思考这几点:一,市场的需求,即你研发的项目能用到哪去,有什么潜在需求,从需求中寻找开发目标。二,技术路径。即充分思考其可行性路径。三,成本问题。如太阳能是个节能的资源,但要形成产业化需要很大的成本,我们怎么解决成本问题。”
据了解,目前陕鼓有很多渠道鼓励员工创新,比如质量部门的QC成果管理,工会开展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评比等等,另外,还的战略管理部下设了一个专门的窗口,只要员工有什么好点子,哪怕是一句话都可以上交至此窗口,然后再进行专家讨论立项。也可以通过企业内网直接与印建安沟通。
“创新就像是物种进化,一代和二代之间差别小到几乎看不出来,但随着岁月的长河你会发现,变化是惊人的,这是大自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五花八门的金鱼正是我们中国人用野生鲫鱼经过人工选择进化而来的,而这种人工选择进化从未间断,现在还在进行中。产品也应该是不停的创新、改进。企业要想发展,不断创新是必须的。有时候一点点小小的进步,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实现,从发展的眼光看,这是值得的,想想看:如果我们比竞争对手只强了1%,我们由此可能获得100%的定单。” 张戟在创新岗位工作半年多后总结道。日前,他又上交了一份《关于创新工作的改进思路》,在这份汇报中,他指出,应该在整个企业真正形成创新氛围,建立创新平台。让有创新想法的员工有一个适合他们自己的、笔直的、简单畅通的路??建立一个互动工作平台。还有,建立保护创新原创人利益的机制,落实保护创新原创人的权利。张戟希望自己能联合陕鼓一些创新员工,成立创新试验室,哪位员工有什么点子,都可以告诉创新实验室,由创新实验室实施这一创新可行性,如果试验成功,成果全归创新原创人,创新实验室只是服务者角色。
创新陕鼓
其实,陕鼓并不是从今年起才这么重视创新。知情人士分析,陕鼓这几年的飞跃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陕鼓商业模式的创新。
据了解,很多传统制造业企业的主要经营思路是依靠引进技术、添置设备、增加人员、自我产销单机、满足客户部分需求的经营思路。很多企业并没有关注客户的真正需求,关注的重心是自己的产品,仅可为客户提供单一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部分需求,竞争能力比较差。
“客户对于某一类产品最极限的需求,应该是这些产品集合以后体现的最终一种功能。对于以前的陕鼓来说,给客户提供的产品,是流程工业中的某一个环节、某一个部分,并不能构成整个系统的功能。那时,我们自己的定位就是风机产品的供应商。后来,根据前面的考虑,我们进行了修正,变成了透平机械系统的供应商和服务商。”印建安这么认为。在充分分析了行业市场的基础上,2005年陕鼓最终确立了“全力推进两个转变,打造国际一流透平强企”的全新发展战略。其中,两个转变指从出售单一产品向出售个性化的透平机组成套问题解决方案和出售系统服务转变,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
正因为陕鼓近年来对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才使陕鼓取得了飞跃式发展。按照为客户提供系统问题解决方案和系统服务的发展思路,陕鼓产值从2000年的3.4亿元迅速增长到2007年的40亿元,增长了10倍以上,增长了近15倍,呈现出效益与规模同步快速增长的良性态势。
然而,光靠商业模式的创新来拉动企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分析人士认为,要想把一个好的商业模式的效用发挥到极致,必须使这个商业模式的各个环节都不断得到完善,而这必然要求企业进行全员创新。
印建安坦言,尽管“两个转变”提出了好几年,但至今仍有很大一部分员工只是把它当成了口号,而在具体工作中并没有体现出来,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员工的思维还没有转变过来,需要观念创新。例如,一般来说,高技能人才主要是指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一线从业者。但印建安却认为,高技能人才的含义也应该针对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含义。在他看来,陕鼓的高技能人才应该不仅仅指一线从业者,只要有某种特长、对企业主要业务有特殊贡献的都可以被称为高技能人才。
另一方面,近年来陕鼓集团成长迅速,去年底刚整合了西仪集团和西安锅炉总厂,今年还要进入一些新的领域,再加之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剧烈,这些都对陕鼓的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迅速提升整个人才队伍素质,陕鼓一方面大力推动全员创新、全员学习,另一方面也在引入外部人才。曾在西门子中国公司担任高管工作的邓文就是其中一位,目前他是陕鼓集团总经理助理、人力资源部部长。邓文表示,他的首要工作是要在陕鼓建立起系统的培训体系。如陕鼓之前没有继承人规划,邓文希望在主要岗位上一两年内将退休的员工,应该先培养出一两个继承人再退休,这样能确保陕鼓后继有人。另外,要在企业中形成学习氛围。日前,陕鼓已经实施周末学习日制度。即在周末安排适合企业各层员工的培训课程,员工自主选择进行培训。
知情人士认为,去年底,陕鼓把“两个转变”的内容修正为“从提供单一产品(风机、锅炉、仪表)的供应商,向全方位提供动力设备系统问题的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转变;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资本运作转变”。印建安赋予了“两个转变”更多的内涵,特别是“资本运作”,陕鼓在今年也将会有很大的动作。而人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印建安希望通过创新、引进人才等提高人才素养的举措,扭转员工的固有思维,使员工充分理解两个转变的内涵,真正为“两个转变”战略目标而前进。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