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应对全球利益调整 中国宏观金融风险政策建议

   为了应对此轮调整的冲击,我们必须明确金融已成为国际利益调整的主要渠道,明确全球利益调整具有中长期性,必须实施金融大发展战略,抛弃传统的“重实体、轻金融”的发展思路,采用“重金融、重实体”的双重发展战略。

金融大发展战略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在国内金融市场不可能完全开放的条件下,要利用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实施中国金融局部“大推进”发展战略。二是要明确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加工制造业仍是促进中国经济与就业增长的重要部门,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促进加工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梯度”转移,扩大内部需求。

  1、重新审视已有的金融“渐进”开放战略,传统的按照产品渠道开放的金融“渐进”开放战略已经走到了极限,必须用区域金融“大推进”战略替代原有的金融产品“渐进”开放战略,以形成局部经济体中市场化的金融资产价格来为整个经济体提供可用的参照系。

  单纯依靠产品开放的“渐进”模式无法形成全局性的资产定价机制,反而会扭曲资金价格。要形成市场化的资金价格,必须实行局部金融“大推进”发展战略,在一个区域内实行完整的“试点”改革,而不是采取传统的产品分割的办法来进行试点改革。一个办法是实行“港深”金融一体化发展战略。允许人民币和港币在香港和深圳之间自由兑换,一方面可以解决国际资本的流入流出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人民币和美元之间市场化的汇率水平。只有在一个重要的经济局部区域形成市场化的利率和汇率水平之后,才可能为内地的市场利率和汇率水平提供一个有用的参照系。

  为了扩大“港深”一体化对内地金融市场与经济的辐射作用,应在内地发展“金融特区”,如天津的“滨海金融特区”,为“港深”金融一体化向内地的辐射提供通道,这样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市场化的汇率水平和利率水平。

  2、重新定位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以“硬堵”的方式割断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联系将不复存在。重点是加强审慎监管,在对现有各种资本流动渠道进行调查和梳理的基础上,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对经常项与资本项下的各种资本流动渠道进行有选择的事后认可、调整和再管制。与此同时,要依据时机加速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培养企业利用金融工具对冲风险的能力。

  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靠传统“硬堵”的思路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这意味着一些额度管制方法(如QFII额度限制)已经失效。依照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经验,金融开放更多的是对金融市场微观行为的一种事后认可。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在对现有各种资本流动渠道进行调查和梳理的基础上,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对经常项与资本项下的各种资本流动渠道进行有选择的事后认可、调整和再管制。通过一些措施在提高名义金融开放度的同时降低实际金融开放度,缩小名义与实际开放度之间的差异,提高跨境资金流动的可观察性和可控性,避免跨境资本流动对国内金融深化所带来的利益格局调整的冲击。

  在加强审慎监管的同时,必须推进金融创新,培养企业利用金融工具防范价格风险。在目前国内不可能大规模实施金融衍生工具创新的背景下,要有效利用明年即将运营的香港商品期货交易所,开发人民币计价的大宗产品期货,使产品的消费量和定价权逐步匹配,以降低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企业的冲击。

  3、进一步使用国家主权资金来参与和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并通过区域性的货币合作,增加中国经济对美元货币体系冲击的弹性。

  4、宏观政策要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要使用金融政策与其他政策的组合来降低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风险。对于股市,要防止价格进一步下跌;对于房地产市场,在投资增长和销售降低的条件下,要密切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

  在当前特定的形势下,宏观政策要关注资产价格的大幅度变化。对于股票市场,要通过机构投资者结构优化、再融资政策限制和“大小非”政策限制等措施恢复投资者的信心,防止股票价格进一步下跌带来的基金流动性风险、散户投资者的“民生”风险和国际资本“炒底”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

  从房地产市场来看,作为中国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吸收了约20%的银行信贷资金,企业财务杠杆比率高达70%。因此,关注房地产价格变化对于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至关重要。

  5、外部需求下降是挑战更是机遇。要通过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进一步融合,整合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减小外部需求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与此同时,依靠中国经济的纵深性,通过相关的产业政策来帮助企业消化成本的上升,并达到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目的。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需要进一步融合,在基础资源密集性行业形成更大规模经济以加强基础产品的“定价权”并降低成本。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要远低于国际水平,前四大钢铁企业产量仅占市场的30%,而发达国家一般达到50-60%。因此,国内的资源密集型大企业存在进一步整合的空间。

  6、继续推行价格体制改革与产能限制等措施,以降低对大宗产品的国际需求,减缓由于需求因素对大宗产品价格上涨的拉力。同时也迫使资源密集型企业通过技术进步降低能耗,达到促进产业升级和降低过剩生产能力的双重目的。

  首先,要进一步明确油价上涨的预期。油价上涨可以降低对石油企业的补贴,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对国外市场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际油价上涨的预期。

  其次,进一步限制产能,降低过剩生产能力的扩大。主要是需限制出口(生产能力过剩的领域有钢材、铝业等),可以通过征收出口税等办法来降低对这些基础产品的外部需求。(执笔人:王晋斌、朱戎、阎衍)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