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A股市场因“救市”政策出台,而上演A股全线涨停、B股几乎全线涨停、权证全线涨停;封闭式基金全线涨停的罕见局面,指数同时创近七年来最大单日涨幅。在这创纪录的日子背后,基金和基金经理的所思、所想、所为又是什么呢?本期基金周刊予以重点关注。
⊙本报记者 周宏
井喷:基金经理集体无方向
一向深耕精研市场趋势和公司价值的基金经理,在突如其来的政策刺激后,反倒显得有些迷失方向。在周末的几天内,基金周刊接触的绝大基金经理都对行情未来性质难下结论,对于反弹目标持“走一步 看一步”的态度,而对未来的热门主题更是莫衷一是。
QFII和保险最为积极
对于行情的性质以及未来的中长期走势,大部分基金经理表示难下结论。“不好说”、“说不准”、“需要等待进一步政策出台”等说法,成为很多基金经理的共同回答。
据悉,影响基金经理信心的理由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宏观经济的趋势并不明朗,使得中长期投资信心难于树立。一些基金经理表示,在经济下降周期内挑选上市公司,难度太大。尽管短期内市场情绪企稳了,但上市公司基本面是否探底,则令人怀疑。相当比例的基金经理表示了对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和上市公司季报的担心。
第二、外部环境形势不明朗。一些基金经理对于目前全球市场范围内的市场危机表示担心。他们认为,一旦有进一步坏消息出台,可能拖累中国经济和市场快速下行。换言之,当内部风险降低的时候,外部的风险有进一步冒头的迹象。
第三、对于资金供应和市场供需的担心。一些基金经理认为,此次组合拳虽然力度很大,但是汇金入市的力度和目标并不清晰,而依靠单个机构来对抗“大小非”的抛售压力也不现实。因此,他们对市场仍然保持谨慎心态。
当然,总体上也不乏市场看多的机构。其中,QFII及一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对A股市场未来表现似乎最为乐观。
反弹目标 先涨20%
对于行情反弹目标,基金经理倒显得差异不大。多数基金经理对于行情反弹没有太大的奢望,先看15%~25%的反弹目标,然后再做定夺似乎成了最能被行业接受的说法。
从未来的行情发展,基金经理的观点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政策底部已经出现,1800点成为今年市场最低点的观点得到了不少的响应。大多数基金经理认为,目前的估值是不贵的,而前期市场的暴跌则成为此次反弹的主要条件。
其二、对于后续行情发展、时间延续形成巨大的分歧。总体上,基金经理的观点居于中性者或认为行情空间不大的要多一些。这很可能与前期市场多次扼杀反弹并连续暴跌的走势有关。
其三、对于进一步政策抱有期待,大部分基金经理都认为,市场的走好,需要进一步的政策出台,特别是让宏观经济的状况进一步明朗。部门机构甚至认为,目前的情况,如果得不到基本面的进一步支持,市场可能还有回头向下的可能。
其四、有部分乐观的基金经理认为,行情已经启动。他们认为,对市场的判断应该走在实体经济的前面,因此,现在的不明朗很可能就是机会。
投资主题 稳健PK周期
在这种状态下,对于未来市场的热点延伸,更多的基金经理表示没有明确的结论。无论是稳健类的股票,还是周期性的股票都有机构认可。
部分基金认为,应该关注金融地产里的龙头公司。因为,目前看,一旦市场进入降息周期,资产的价格仍有上升的空间,而目前,很多金融地产的估值已经在市场底部,内在价值将被市场逐渐认清。
但同时也有人针锋相对地认为,银行和地产在未来的经济趋势并不理想,在此轮反弹后可能继续下行,应该把握出货机会。
还有部分基金表示,估值的底步区域已很明确了,扶持政策也出台了,唯一的问题是公司业绩可能继续有坏消息。因此,部分基金觉得应该着眼于相对安全的稳健类品种,周期仍在向上的品种持有。
还有基金认为,现在基本上是全面反弹,不用分主题,什么都会涨,行情热点要等到本轮急速反弹结束后,视市场自身的表现而定。
操作:卖得出买不进
尽管9月19日,市场如此火爆。两市绝大部分股票涨停。但基金并没有加入追涨的行列。来自业内和有关信息数据显示,基金当日在2级市场总体上以净卖出为主。而卖出的主流品种,似乎依然集中在周期类和前期跌幅较少的品种上,而稳定增长类和煤炭股继续受到追捧。
大额净卖出35亿
来自业内的信息和有关统计数据显示,9月19日,仅上海市场,公募基金和相关组合就净卖出35亿元。净卖出额相比前一个交易日放大了20倍,逢高减持的决心还是相对明显的。
来自业内的信息也证实,部分基金管理公司在当日选择了净卖出。其中,包括反弹很积极的金融股、通讯股以及制造类股票,都遭遇了减持。不过,各家公司买卖之间交错很明显。
据悉,行业内出现大额净卖出与基金经理认为宏观经济没有根本转折有关。在这个情况下,逢高减持不看好的行业和品种,成为一些基金所能做的事情。
当然,业内出现大额净卖出,也与9月19日大盘几乎涨停的表现有关。部分基金经理反映,当日“确实挂了买单,但是都买不上”,而挂的卖单则悉数成交。因此,原本一买一卖的调仓行为,转变成了净卖出。
稳定增长类受追捧
从具体投资看,基金行业整体上的买卖和此前一周相差并不多。能源股,尤其是煤炭和石化成为很多基金的共同选择,跌幅较大的铁路建设类的股票也有不少基金持续追捧。
另外,通讯行业、传媒、教育、网络等股票也受到了基金的热烈追捧。而前期比较抗跌的钢铁等板块则遭遇减持的冲击。
而部分基金重仓股则是基金减仓的重点,在利好支持下的金融、机械、仪电、以及次新的大盘股也成为很多基金减持对象。
从这个角度看,从技术反弹角度出发,博取短期交易差价的思路还是在9月19日的交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亦和基金经理相对谨慎的态度不谋而合。
申赎:高仓位股基陡现大额申购
如果你看好的股票涨停,你还能做什么?
9月19日很多投资者以实际行动给出回答——申购重仓持有该股的基金。
来自业内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五市场全线涨停之时,没有申购限制的开放式基金,成为很多机构的重点关注对象。个别股票仓位高的股票基金、指数基金突遇数亿元的大额申购,此等盛况在此前半年里都少有出现。
申购集中在高仓位基金
根据基金周刊了解的情况,上周五的股基的申购量突然增加,其中,部分基金的申购更是占到了基金存量规模的2%以上,这样的申购热情显然与突然飙升的股市行情有关。
据悉,上述申购情况在业内公司不乏其例,而且主要集中在拥有高股票仓位基金和指数基金的管理公司中,而整体仓位较轻的基金公司则申赎平稳。
“股票都卖不到,封闭式基金和ETF都涨停了,那当然只能申购开放式基金了。”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的市场总监分析到。“这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套利行为。”
一位保险公司的投资人士也表示,申购就是为了套个利。“股票买不到,就去申购股票基金,这种做法很常见的,每次反弹时都有的。”
“集中申购”难持续
而从目前的情况看,类似集中申购很难持续出现。
一些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很多机构申购基金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可能将出现的连续上涨行情。一旦市场短期升势告终,这些申购资金可能迅速撤出,难以挽留。“说不定有的资金周一就会赎回。”
一些机构投资人士也表示,申购的目的确实是阶段性行情。“如果到了目标位,我一定会先出来再说。”该人士说,他个人的目标位,大约是指数再往上涨15%左右。
关注短期大额套利行为
不过,面对这种已成“套路”的机构套利方式,基金公司能不能想点办法予以限制呢。
一些基金持有人认为,对于短期内连续上涨的行情来说,基金管理人及时建仓布局的可能性很小,而大额申购的主要收益,来自于基金的存量证券。换言之也就是摊薄存量客户的收益,这种情况对于长期持有的老客户似乎不尽公平。
还有一些业内人士建议,偏股基金可以像债券基金学习,对于持有期限很短的大额申购,予以高赎回费率的限制,降低类似操作给基金组合带来的冲击。此外,在市场可能出现连续暴涨时,对于申购也可以制定一些阶段性的限制措施,保护原有的持有人。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