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首席投资官:
金融市场恢复稳定需要时间
俞燕
当美国金融市场乱作一团之时,远在瑞士的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下称“苏黎世”),对于这场危机表现出欧洲人特有的冷静。其首席投资官沈天文(Martin Senn)昨天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股市可能还将继续下跌,市场波动性不减,“市场稳定还需要时间”。
只承担可承担的风险
与AIG相似,苏黎世亦是一家以保险为核心业务的金融服务机构。虽然身为首席投资官,但沈天文认为,投资业务不应成为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不应为此占用大量的资本,“(保险)核心业务才是我们存在的核心价值所在”。
事实上,此次将AIG推到破产边缘的恰恰是一类投资业务——信贷违约掉期(即CDS)。AIG一直是CDS市场的主要卖方,曾向遍布全球的数十家金融机构出售该类产品。
沈天文认为,CDS虽然带来较高的投资收益和回报,但也蕴含着大量的风险,不符合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经营原则。“如果投资这类产品,你必须真正了解它的构成。而衍生品相当复杂,它到底用了多少杠杆,其杠杆效应是什么,会对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配置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很难确定。”
沈天文认为,“承担一定的风险也是有好处的,但我们只能承担我们可以承担的风险。”
危机中蕴含新机会
保守而严谨的投资决策,让苏黎世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沈天文认为,目前市场的整体情况还不是很透明,金融监管政策的调整对金融机构会带来多少变化目前并不确定。股市可能还将继续下跌,市场波动性不减,“市场稳定还需要时间”。
不过沈天文同时表示,不景气的市场也蕴含着很多商机,集团正在寻求并购机会,希望以更低廉的价格收购一些金融机构。“我们在寻求投资机会时有一个目标,即要能为我们的股东带来16%净资产的回报,这个目标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我们不会为了发展牺牲盈利。”
参股新华人寿是战略投资
中国市场一向是苏黎世重视的海外市场。早在2000年,苏黎世就参股新华人寿,目前持有该公司2.4亿股,持股比例为20%。在新华人寿事件中,苏黎世作为第一外资大股东亦卷身其中。
日前,随着保险保障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原由保险保障基金理事会代持的新华人寿46578万股股权也已转到该公司名下。此前保监会人士曾表示,今后将按照市场化手段将该股权予以转让。
对于这笔38.8%股权的去向将花落谁家,沈天文表示,苏黎世集团对新华人寿的投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投资,不是为了寻求短期利润。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