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山东:许给七千万农民一个踏实的未来

  山东:许给七千万农民一个踏实的未来

  ■本报记者 侯美丽 李小千 孙东辉

  在记忆中,手绢是外婆的“储钱柜”,她把外公的退休金、家里卖粮食的收入、儿女们给的零花钱都包进手绢里,仔仔细细地用麻绳捆了,塞进当初娘家陪嫁的两口红木箱底,外面再上一把黄铜锁。

外婆对消费的谨小慎微或许可用她自己常说的一句话解释,“庄户人家要是碰上个病啊灾的,没点老本怎么行?”

  外婆朴实的观念折射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虽然早就解决了温饱的问题,可是“穷怕了”的农民依然对未来的生活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孩子上学、看病求医、自己养老,成了农民期待的保障。

  农村教育:统筹城乡,突出特色

  2007年,山东省已经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仅此一项,当年山东省财政部门就新增支出18亿元。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教育理念也慢慢由“有学可上”变成了“要上好学”。

  “好的教师跳槽走了,新的教师不愿来,没门路留下的天天惦记着上个补习班或走个后门赶紧调到城里去。”滨州市阳信县阳信镇一位初级中学的老校长说起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颇感无奈,“上世纪70年代,全国教师工资标准是一样的,唯独给农村教师增加补贴。但现在的情况正相反。”

  统筹城乡教师工资成为农村教育优化破题的关键。找到了症结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开始尝试做一些努力。从2004年起,胶南市财政就安排专项资金3500万元用来统筹发放城乡教师工资,直接将工资打入城乡教师的个人账户,当年实现农村教师人均月工资增幅27.6%。2008年,胶南又预算安排969万元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段学生课本费,在青岛五市率先实施了全免费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之后考不上大学的一部分农村孩子还遭遇了另外的尴尬:务不了农,就不了业。一方面长期的学校生活早已使他们远离了土地,另一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量又不足以提供给他们一份能自给自足的工作。

  针对这种情况,山东把改革现有农村教育模式作为着力点,增强农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受教育者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山东省在农村初、高中教学中适当增加了职业教育的内容,继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并积极创造条件或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鼓励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绿色证书。同时,在职业学校加强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实行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培养,开展“订单”培训。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也受到高度重视。突出农村特色,成为山东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不仅仅是有学可上,也不仅仅是要上好学,更重要的是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山东在对每一个农村孩子的未来负责。

  农村医疗:让每一个农民看得起病

  土里刨、泥里滚的农民不怕苦、不怕累,就怕生病。打打针吃吃药的小病耽误农活,要是影响了庄稼的收成,下半年也不过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最害怕的是得了需要住院的大病,闹不好就“倾家荡产”。长久以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是农民的“心头病”。

  近年来,山东大力推进农村卫生医疗综合改革,狠抓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级卫生机构为网底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让农民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并按照国家政策要求,积极部署了意在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不断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让农民防得住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同时,为解决“大病致贫”的问题,山东许多地方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广饶县今年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县级大病补偿专项基金,县财政每年投入200万元对年度医药费3万元以上的参合农民实施大病补偿,使年度医药费用3万元以上的大病户费用报销比例至少达到50%,基金结余部分转下年度使用,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补齐,并且上不封顶,有效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农村养老:政府要行动起来

  按照国际公认的老年人占到7%即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山东省已于1994年早于全国五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山东省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193万,占总人口数的13%,数量居全国第一。农村传统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

  山东在此方面迈出的步子较大,2006年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农民达到1067万人。虽然这个数字居全国第一位,但相对于山东庞大的农村老年人口,仍然存在覆盖面低、参与比例不高等问题。制度的不健全和农民认知不到位成为主要原因。淳朴的农民只认定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他们拿出现钱来换取看不见摸不着的保障,他们心里没底儿。

  资金风险谁来承担?农民不积极,那政府就要积极起来,山东各地政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了大胆探索。山东省莱芜市在全省率先推出了为全市农村居民办理养老保险的惠民政策,参保年龄以50—79周岁为主。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参保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50周岁以上应参保人员26.3万人,实际参保21.1万人,参保率80.2%。

  莱芜的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思路是低点起步、全面覆盖。即个人缴费起点低,最高720元,最低360元,80岁以上的不用缴费。所有农村居民只要到50周岁,完成个人缴费,即正式入保。莱芜市、区财政根据65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实际参保人数,按每人每年180元的标准补贴养老保险基金。在推行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中,莱芜市还探索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了政府主导与企业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委托莱芜市人寿公司收取、管理、发放和保值增值养老基金。初步测算,基金规模约为1.2亿元,人寿公司按每次注入基金账户金额的1.5%提取管理费,仅相当于政府运作的一年费用,并且不增机构、不增编制、不需行政经费。

   目前山东正在试行新的农保政策,着力解决公共财政对制度建设投入、参保缴费模式、基金管理方式等关键问题。新模式下农民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中国农民千百年来“土地养老”的模式正在改变。

  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山东许给了七千万农民一个踏实的未来。

  

(责任编辑:佟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