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内需成为经济第一引擎时机成熟

   ⊙陈 卓

  从过去的主要依靠出口带动增长转为依靠扩大内需以及农村城镇化带动增长,这是中国独有的优势。

  从农村市场看,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约8亿生活在农村。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其他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

8亿农村人口的大部分都能达到现在一般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其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是巨大的。据测算,目前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至20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今后几年我国城市化将会进一步加快,将带动周边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此外,农民进城打工将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这将促进部分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推动其消费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

  人口是推动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是人口大国,巨大的人口红利,将使消费从2008年开始进入黄金时代。根据国际经验,个人消费支出的高峰期一般在40岁至50岁岁左右,这意味着,2010年前后10年将是我国消费增长最快的时期,现阶段的消费增长正处于高峰期的开端。上世纪60年代的高生育率,使从90年代开始就逐渐迎来了人口增加带来的需求扩张。这一年龄段的人口目前正逐渐度过高储蓄期,消费需求将呈快速增长态势。

  据预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即将步入第三波消费高峰,而人口出生率和人口结构是影响消费结构的关键。1981年之前出生的独生子女有9000万人,目前正处于收入和消费的上升期,而1992年至1998年出生的独生子女约有3亿多人,也将逐步进入消费年龄,这两代人的消费倾向要远高于储蓄倾向。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新的自主性经济增长周期,其动力源于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从发展趋势看,汽车和住房等消费升级产品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经济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初期,未来10年至15年将是我国经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整个经济总量和规模将上一个新台阶。目前医疗、文化、体育、娱乐、旅游、餐饮、家政、物业管理等消费,不仅所占比重偏低,而且产品与市场十分狭小,预示着居民消费在这方面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但也应看到,由于经济周期惯性和宏观调控的时滞性,四季度至明年经济增速可能继续下探,这是世界经济周期性调整和国内经济转型综合叠加的结果。在中国经济再次面临下滑、企业负担沉重、居民消费不旺、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扩大内需,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最需要打出更多的财税组合拳来刺激经济发展。其中增收减负,提高居民购买力是当务之急,减负的重点是减税。

  扩大消费拉动内需,首先要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要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落实补贴政策,增加对中低收入者、困难群体的生活补贴;继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

  国家免征利息税,这对鼓励消费和投资、合理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也有利于增加个人储蓄存款收益,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未来财政政策有更大的发挥空间。1998年前后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加大基建投资为重点,而目前扩大财政支出的重点应是降低企业成本和居民负担,发掘经济内需潜力。具体而言,可加大“三农”、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支出,并考虑尽快推进增值税转型,提高个税扣除额,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等。

  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消费领域宏观调控的重点,应注意维护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利益,强化收入预期和弱化支出预期,确定灵活的价格机制,给消费者创造敢于消费、愿意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的良好环境。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虽然要保持消费持续快速增长非一日之功,但必须采取措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此外,要努力稳定“一率两市”,稳定汇率、股市和房市。要妥善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整固经济基本面。目前更重要的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重振居民的投资信心,保持投资者的利益,使股市真正成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