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消费·零售·服务

钟表产业:“深圳制造”亟待集聚效应

  钟表产业:“深圳制造”亟待集聚效应

  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约旦、巴拉圭……几乎地球上的每个国家,都能找到“深圳制造”的钟表踪影。作为深圳的传统优势制造业,深圳的钟表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钟表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占据全球钟表产量的四成。

  钟表行业的“深圳制造”时代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对于深圳钟表行业来说,不啻为最得天独厚的良机。与深圳大多数的传统行业一样,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是香港钟表制造业转移的主要阵地。之后,钟表业进入石英化进程,世界钟表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将重心转移到亚洲。香港成为世界钟表配件生产及组装最大基地,深圳凭借地理优势和特区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步发展成集创新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于一体的聚集地。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香港后方”的深圳逐渐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据了解,截至到2007年底,深圳市共有企业近1000家,其中大中型企业达200多家,企业员工总数达到18万人。2007年,深圳市钟表行业产值136亿,出口值12.5亿美元,约占全国的57%,出口量为7.2亿只,约占全国的52%。

  与此同时,深圳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和产业链条。记者了解到,深圳造钟表拥有140多个品牌,在全国品牌手表销售市场占近60%的份额;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4个,广东省驰名商标2个;深圳知名品牌8个。而“飞亚达”、“天王”、“依波”、“时运达”等著名手表品牌和“霸王”、“东方星”等著名时钟品牌更是名声远播。与品牌配套的是,几百家配套齐全的上下游钟表企业,深圳制造的钟表进驻到了全国主要城市的商业网点、百货公司。

  不仅扬名中国,深圳钟表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也日益凸显。据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最主要的钟表加工基地,全球近80%的中标产品来自中国,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及华东沿海地区。而以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钟表行业,汇聚了中国钟表行业90%的产量。

  培养人才注重产品附加值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深圳钟表一直面临着转型的困境。当过分依赖香港转口、自主开发市场能力较弱、缺少自己的国际性品牌以及产品附加值较低和出口增加潜力低等诸多现实问题越来越凸显的时候,深圳钟表如何延续辉煌?

  事实上,在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朱舜华看来,目前的困境是所有传统产业所要面临的,这些困难在钟表行业上表现得并不是特别明显。“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外部环境的恶劣、国内市场的疲软……这些问题是大环境下存在的,每一个行业都要经历”,朱舜华表示。但说到人才的欠缺,朱舜华则表示钟表行业比其他行业更严重。“虽然人才欠缺也是整个大环境、所有的传统制造业行业都存在的,但是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钟表设计、制作人才领域,因国内的教育机构没有与之相关的专业和培训,所以人才的来源很少”。

  据了解,目前深圳钟表业装配技术人员、维修人员、相关辅助设计人员等专业技能人才的缺口达4000人,未来5至10年还需5000至10000人。而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深圳市钟表行业协会也在酝酿培养人才的计划,一方面在深圳本地的技工学校和高职院培养一些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研发方面的人才。同时,在位于光明新区的钟表产业聚集基地,还专门计划建立研发中心。

  与电视等产品不一样,手表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更兼具了装饰功能,在钟表业的竞争中,附加功能里的设计往往可以使得产品起死回生。“目前手表的个性化消费越来越明显,‘镶钻’之类的附加值是钟表业发展的大趋势,这一点,深圳的很多企业已经注意到了”,朱舜华表示。除了注重研发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深圳的钟表企业还不忘积极开发新工艺技术。据了解,早在两年前,深圳市精瑞机芯有限公司就投资了近4000万的先进设备来研发机芯,精瑞董事长张益芝介绍,由于机芯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包括里面的秒轴、分轮管等,一点点瑕疵都不行,因此,公司引进的比较重要的设备都是来自国外发达地区。

  深圳钟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杨景雯还曾向媒体透露,如今深圳还有其他的钟表企业在专门研究开发机芯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正在推出4个集聚基地

  浓密的草丛中露出新鲜的黄土,四周林木茂盛,这是记者在光明新区公明镇办事处的钟表产业集聚基地所在处看到的景象。虽然基地已经建设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是现在这里仍然是荒地一片。

  “目前已有深圳瑞辉钟表公司、格雅表业公司、森丰真空镀膜公司等钟表企业入驻”,朱舜华说,正在推出4块地。2006年,因为用地问题,院线规划在盐田建立的钟表产业聚集基地迁到了公明镇,因此现在的钟表基地也是公明镇基地办负责的三个基地中进度最慢的。基地办副主任曹璟告诉记者:“2006年以前可以采用协议用地的方式出让土地给企业,而现在必须进行土地挂牌拍卖,手续稍微复杂了些。由于钟表产业基地的规划用地涉及到不少林业用地,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短时间内基地的用地问题还是难以解决。”

  期待实现产业价值链集聚效应

  钟表业是深圳的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涌现了大量科技含量高、品牌效应好的企业,并在核心产品上大有作为。随着深圳钟表业实力的不断壮大,钟表企业迫切需要扩大规模。市政府决定在光明新区兴建钟表产业基地。

  钟表产业集聚基地总规划面积11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53亿元,截至6月,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450万元,下半年,计划完成投资2900万元。为一次性实施建设,钟表基地工业用地今年计划出让6万平方米,剩余未出让工业用地约4.8万平方米。

  在2008年7月光明新区产业集聚基地建设的一份情况汇报上,记者看到,根据调查,企业办理各项报建审批手续用时最短的12个月,最长的30个月,平均需要16.5个月的时间。“按照这种报建审批速度,产业集聚基地内31个正在办理报建手续的项目要实现年内开工存在很大的困难,基地入驻企业普遍希望能整体加快项目报建审批速度”,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深圳的很多知名的钟表企业现在的厂房园区就已经颇具规模,建立一个产业集聚基地并不能吸引太多的企业进驻。事实上,按照规划,钟表产业集聚基地总规划面积114万平方米,但是实际上,深圳市有钟表企业1000多家。用朱舜华的话来说,“能容纳100多家就不错了”。

  面对业内人士的担心,朱舜华认为,建立钟表产业集聚集地,“一是为了满足需要那些需要发展的企业的要求;二是以往的钟表企业很多都在城中村中,现在政府要改造城中村,很多工厂要转移,就可以进驻基地;此外,当企业多了之后,就可以达到集约化的使用”。

  在深圳其他的传统产业里,往往都有往劳动力和成本低的地区转移的问题,但是在钟表行业,朱舜华说:“钟表行业很难转,很多企业转出去可能成本会降低,但是运作的成本同时也高起来。打个比方,钟表是多品种大批量的产业,要是到内地去设厂,社会化分工比较明显,产业链条上所需的部门也比较多。如果这个钟表公司接受了1万只表的订单,但是有小的地方出了问题,他在内地没有办法再补救,就必须拿到深圳来解决”。

  朱舜华认为,为企业升级创造空间必须发挥一个产业链的效应,而深圳制造名牌和品牌的能力比较强。钟表产业在流程设计、制造、检测等方面,需要很多东西的配合,企业聚集到产业集聚基地,就是慢慢利用它们在特区内的资源,实现一种具有整体效益的产业价值链集聚效应。

  系列报道策划/统筹陶然撰文本报记者苏妮

  

(责任编辑:佟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