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报告:奇迹在这片热土上迭出

  奇迹,在这片热土上迭出

  ——来自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报告(上)

  ■通 讯 员 虞付月 曾唯潇 本报记者 柴国荣 徐祖贤

  杭州东部,钱塘江畔,有一个激情四溢的地方——下沙。

  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广袤的滩涂沼泽,一个仅有2万余人口的郊区小镇。

“小平南巡讲话”后,下沙走上了巨变的征程。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下沙像一名阳光少年,茁壮成长。而今,这里有鳞次栉比的高楼,整洁、宽阔的马路,繁花似锦的街头公园,处处可见的茵茵草地。

  奇迹:一个个在这里诞生

  自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这里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历任管委会领导班子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实践,不断书写新纪录、创造新奇迹——

  人口,从2万多人跃升至30多万人;

  14所高校在此拔地而起,16万莘莘学子负笈而来。

  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0亿元,工业总产值1237.8亿元。

  每年这里有数千万只摩托罗拉、东方通信等品牌的手机发往世界各地,这里是我国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

  这里年产洗衣机250万台,家电马达3000多万台,这里又是全球最大的洗衣机及家电马达生产基地。

  美国的玫琳凯、韩国的蝶妆、日本的高丝等三大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同时汇聚下沙,使这里成了浙江乃至全国知名、品牌集中的化妆品生产基地。

  由于国内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娃哈哈和世界饮料业巨头可口可乐在这里“比邻而居”,这里自然成了食品饮料业的“王国”。

  原先的盐碱地上,目前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和食品饮料四大产业集群,初步成了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2007年,这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了62%。作为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三角”之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还被授予“国家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园”、“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称号。

  在群雄竞起的开发区大军里,2007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第12位,浙江省开发区综合测评第一名;2004年被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评为中国75个城市开发区“最佳开发区”;2007年在首届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上,荣获“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开发区”称号。

  下沙,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一个缩影。

  宜业:海内外“金凤凰”纷至沓来

  在前十年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围绕着工业园区的功能进行建设。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了开发区要进行战略转移,实现由“建区”到“造城”的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这一战略转变,并不是简单的名词和行政区域上的概念,而是赋有实质性的内容和目标,那就是要把下沙建设成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和花园式生态城市副中心。

  在“造城”的过程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把打造完善的城市功能置于优先地位。开发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四高”方针,推进城市化进程,努力把下沙建设成为集产业、科技、教育、研发、居住等于一体的,城市功能较为齐全、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的具有国际化、现代化和人文化的下沙新城。

  齐全的城市功能,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高效廉洁的机关服务,使下沙成了投资的乐园,创业的天堂,来自世界各地的“金凤凰”纷至沓来。

  目前,这里汇集了3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企业,其中全球500强企业,如摩托罗拉、西门子、东芝、松下、三菱、拜耳等在这里创办了52个项目。

  近年来,作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开发区”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集约发展之路、和谐发展之路,坚持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经济与着力增强服务,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并举,从依靠政策优势向依靠综合环境转变,其结果是,投资环境日益优化,对投资商、创业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据悉,值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15周年之际,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三期)等10个项目同时举行开工仪式;杭州友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怡得乐实业(杭州)有限公司、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竣工,杭州联发纤维有限公司、杭州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等14家内外资企业集中投产,为下沙这片热土燃起了一把“火”。

  据了解,此次开工的10个项目总投资超过48亿元人民币,注册资金20亿,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包括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能源开发等行业,达产效能为275亿元/年。11家竣工企业总投资达2.7亿美元,注册资本1.6亿美元,达产效能为25.3亿元/年。14家投产企业总投资4.1亿美元,注册资本1.6亿美元,达产效能为52.2亿元/年。

  与此同时,开发区管委会与国内外15家企业17个项目签订投资协议书或投资意向书。这次集中开工建设的十大项目和部分签约计划来下沙投资的项目,绝大多数都是国内外有影响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具有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等特点。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确立的“让投资者获利、让创业者成功”的理念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投资商、创业者。如开发区牵头设立的产学研合作中心,着力于“资”与“智”的合作,大力推动项目、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一年多来,产学研合作中心成员单位从新成立时的70余家发展到110家,其中包括企业、高校、科研中介、金融机构等单位。安防科技产业园、国家示范软件技术学院、传媒创意文化产业园、高职科技创业园、IT服务外包创业园等科研创新平台先后启动,已引进特色企业75家,其中创意文化产业园2007年的产值超过了5亿元。

  宜学:14所高校“大师”与“大楼”交相争辉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区内,有10.91平方公里的高教园区,这里云集了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中国计量学院等14所高校,在校学生达16万人,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高教园区。

  近年来,这些高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和学科带头人,强化学科建设,购置尖端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师资实力、办学质量、科研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这里共拥有硕博授予点18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20余个。其中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现代化金融实验中心、光学工程实验室、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一大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在国内教育界、科技界颇有分量。

  下沙高校共有2万多名教师,并且形成了从助教到博导的合理的师资结构体系。为了充分利用各校的师资资源,早在几年前,一些高校就实现了教师跨校聘任,学生跨校听课,高校间相互承认学分的政策。

  浙江财经学院大二学生小郭从小喜爱音乐,她就选了比邻的杭州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音乐课程,修完该课程后,财院将承认她在杭师大修得的学分。而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的郑老师因为教学和科研都有建树,已被周围多所高校聘为授课教师。

  高校周围众多的科技园区和创业平台又是高校学生教学实习,毕业就业的最好舞台。依托14所高校建立的新加坡杭州科技园、大学科技园、高科技孵化器等载体和平台,每年都要接收数千名大学生前来教学实习,每年接纳的大学毕业生也是数以千计。

  与高等教育的发达相比,下沙的基础教育也不逊色。目前,区内已建成中小学有11所,在建中小学和幼儿园有6所。开发区将基础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在办学经费上舍得投入,而且还积极与杭州师范大学、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共建基础教育平台。这些高校选派学有专长的教师到开发区中小学内挂职、任教,开发区中小学为这些高校科研活动和学生教学实习敞开大门,这极大地提高了开发区各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目前,下沙新城的教育体系已经实现了从幼儿教育、中小学、大学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覆盖。从这里走出去的莘莘学子将成为国家的栋梁!

  宜居:这里是“温馨的家园”

  要想成为“宜居”之城,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密集的商业网点和发达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及相当数量的精品楼盘、品牌小区等要素缺一不可。

  致力于打造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的下沙新城,居住环境正一天比一天优美。这里不仅实现了“四化”,即道路交通通畅有序,公共场所清洁整齐,道路两边、房前屋后、空闲场面绿化,区内主要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灯光亮化,而且,钱塘江畔还有白鹭纷飞,水天一色的原生态江畔湿地,自然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在国内开发区中首屈一指。

  下沙的交通十分便捷。绕城高速穿区而过,沪杭甬高速、杭浦高速近在咫尺;区内除了德胜快速路外,还有多条公交线路通向主城区各个方位;正在建设中的地铁1号线也伸展到下沙,到2011年将建成时,下沙将于主城区实现“无缝对接”。

  银行、连锁大超市、大型购物中心、高星级酒店、五星级影院已经落户下沙,下沙的商业网点已成星罗棋布之势。

  除发达的教育、文化事业外,下沙的卫生、医疗设施正日趋健全和完善。目前已建成东方医院等综合医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无论是大病还是小恙都能在这里得到良好的救治。

  居住环境的日益优化,带动了房地产下沙板块的加速升温,同时,也吸引了一批国内知名的地产品牌抢滩登陆,从而带动了住宅小区在品质上的大幅跃升。目前,仅世茂、保利、金隅、朗诗四大房地产企业在建住宅总量就超过1.2万套,且大部分为高端楼盘和精品房。

  在中高收入阶层纷纷入住高档小区、精品楼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也住进了开发区投资建设的“邻里社区”和新雁社区,公寓内有空调、浴室,社区内有网吧、酒吧、阅览室、健身房、运动场等配套设施。目前还有7个外来务工者公寓正在建设,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争取在三年内建成70万平方米。若干年后,让所有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在有空调、有厨房、有浴室的成套房里。

  目前,居住在下沙的30多万常住居民,无论教师、学生、企业的白领,还是外来务工人员,都觉得这里舒适、温馨和安宁。

  下沙,已经成为在此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下沙人的“温馨家园”!

  

(责任编辑:单秀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