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良镇党委副书记刘宝国介绍,大良镇70%的收入来自农业。而一个农业大镇,缘何成为“宅基地换房”的试点?大良村村民老郭向记者透露了他所了解的情况:“早前香港人来过我们这地方,也要弄这个事,后来政府单独搞。
很快政府做出规划,决定率先动员该镇大良村的村民搬到小区里,老郭和几百户村民一起开大会,听镇里领导介绍规划安排。“当时不是很乐意搬,因为我原来那房子条件很好。后来也想通了,毕竟是跟着集体走,国家不会让我们吃亏的。”
副镇长张树山对记者说:“区里要求必须有90%的村民同意拆迁,且其余的人还不能反对才可以搞(宅基地换房),大良村实行‘先安置后搬迁’,当时签订模拟协议表示同意的人达到了95%。” 2006年10月,在600多户居民的同意下,木秀园开工了。知道自己以后将住在这块地上,村民每天便多了一件事。“遛弯时都上这边瞅瞅工程进度。”老郭说。
补偿标准因地制宜
记者通过大良镇的土地复垦还耕工作初步方案了解到,该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区总用地面积为100.6公顷,其中利用现状建设用地面积为9.49公顷,需要新增建设用地91.11公顷(其中占用耕地78.14公顷)。除了大良村以外,其他7个村庄也将相继拆迁,进入已建成的24.6公顷的住宅区,也就是木秀园和正在施工的二期工程,然后在他们遗留下来的82.4公顷的宅基地上进行复耕,从而实现用地指标的占补平衡。
在记者拿到的一份涉及武清区“一镇两村”参与“宅基地换房”试点建设购房价格及安置补贴金标准的文件中写道:大良村和后蒲棒村实行一样的购房标准,接近档:680元/平方米;80平方米以下跨档:780元/平方米;80平方米以上跨档:980元/平方米;120平方米以上:市场价;储藏室:500元/平方米。两个村的安置补贴金也都一样:平房无补偿,楼房则为100元/平方米。
为了让记者弄明白,在大良镇政府小楼2层的一间办公室里,镇党委副书记刘宝国向记者详细解释了一番:评估完各家的主房之后,计算出全村每平方米的平均价作为基准数,如果单个村民主房的每平方米估价高于基准数,则返还超出的部分。如果低于这个数字,村民需要补齐低于基准数的部分才能搬进楼房。60平方米被称做接近档,如果超出了平米数,则按每平方米680元的优惠价格购买,以此类推。
而大良村许多仍留在村里的农民正是因为需要弥补自己旧屋低于基准数的部分,同时还要支付超出自己房屋的平米数价钱,使入楼的成本增加。
同样是试点,南北辛庄村的购房价格则比大良村高不少,并按平房1100元/平方米,楼房850元/平方米付给居民补偿金。记者路遇的崔大妈说:“我们住楼房没什么负担,原来的生活条件就不错,村子里副业多,搬进来之前也不是靠种地活着。”
她原来在村里的房子有90平方米,按照置换原则,住进了现在的这套新房,装修花了四五万块钱。由于原来的耕地被征,政府一次性给了补偿金,平均每个人拿到了9万多块钱,家里4口人就得到了30多万,完全能负担上楼的费用。每个月还能拿到几百块钱的生活补助。“我孙子在北京上班,买了房,把他爸妈也都接过去住了,所以现在换来的楼房还空着好几个房间呢。”聊起自己的生活,崔大妈显得很满足。
而她的情况并不特殊,南北辛庄村村民几乎家家都买有车。“南北辛庄村里原来的经济条件就不错,现在更好了。”村民们说。“补偿的差异是由两个村不同的经济水平造成的,南北辛庄村是按照城区撤村建居的标准制定的,而大良村是农业大镇,相对落后。”正是由于这种差异造成了不少大良村民对住楼房的矛盾心理,他们在谈话中流露出对南北辛庄村村民的羡慕。
农、工业并行的前景
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村民对于政府实行“宅基地换房”表示支持。正如张树山所说:“不强迫大家,因为如果都不同意,这事就没法进行下去。”目前,大良镇原计划参与试点的8个村,有一个村已退出这项改革。
对于大良镇的未来,刘宝国给出这样的答复:镇上包括一期试点在内的40个村,3万人都将住在位于大良村内的木秀园,其余15个村的1.5万人口则住进建在双树村的另一处新建小区内。占用的良旗路东侧的1050亩耕地和大良村民的宅基地将用来建设产业园区,镇北原有的1万多亩森林公园也将被开发。
“现在一期的那1050亩产业园区已招入13家企业,包括准备入区建厂和注册的服务业公司,招商引资达4个亿。当时我们都很兴奋,这在大良镇是前所未有的。”目前这块地的地下各种管道已经铺设完成。刘宝国还透露:“进来的企业税收将用于农民的生活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5年内我们还会把这部分钱还给企业。”
在武清区招商局提供的2008年1-7月全区招商引资情况表中,记者看到,大良镇内资和外资注册资本总共36973万元人民币,超额完成了区里制定的目标。刘宝国说,他并没考虑到大良镇的改革对其他省份有什么借鉴作用,“那太大了,我们就是一个小乡镇,农民只是改变了住处,身份还没变”。
谈到商品房开发,刘宝国说:“那得慢慢来,只有农民手里有了钱,才能搞商业住房。产业园区最快明年就可以让企业入驻,预计全部建好后,每年税收将达1亿元人民币。”
记者从南北辛庄村所在的朱下庄街道办事处了解到,在宅基地换房过程中,企业的确是改革的受益者。该村也规划了工业园区,原来在村子周边的工厂都得到了扩大经营规模、改善生产环境的机会。村子里不少的零配件、钢管加工等企业名气开始变大,一部分企业正着手搬进工业园区。
各种补偿护航政策推行
比起曾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大良镇,东丽区华明街道(即华明镇,因“宅基地换房”政策的实施,现已改为华明街道)委员会书记张长河递给记者的名片显示着中英两种文字。“先后已有16个国家、总共26个城市的观摩团到我们这儿来参观过,国内的就数不胜数了。”
据了解,华明镇在环保、建筑、社区以及住宅习惯上均考虑到农民切身的需求,在保障方面,政府提供太阳能及中水设施补贴、楼房差价补贴、租房费等21项资金补贴。对于60岁以上的居民,还享受政府每月500块钱的保障。“我们一年的物业费每平方米只需交1毛钱,5年后不超过3毛钱。”张长河说,这其实就是为了让农民意识到:住楼房是要交物业费的。“我们就是在试水,深浅得摸索着来,出现问题很正常,但要力保不让农民吃亏。”作为“中国十大和谐(宜居)乡镇”的负责人,众多媒体的报道让他坦言自己和华明镇都面临着巨大压力。
天津市发改委区县处处长郝玉兴说:“作为改革的先行者,我们现在逐步加大对示范小城镇农民生活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下一步将重点讨论农民的身份制度改革问题。”
由于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各种补偿暂时打消了一些村民的顾虑,但他们仍然考虑得很远,许多人都说:“政府的规划中提到未来会有工业园区,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如果真的能早日变成现实,让我的孩子上班挣工资,我们就真的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结束了走访,拉着记者离开镇子的一位当地司机这样评价换房政策:“(宅基地换房)这政策其实挺好,的确是为了农民能够生活得更好,但就看政府怎么执行,农民本身也得改变观念,要相信政府。”
记者手记
在谨慎中大步前行
作为大良镇的中心村,六区一带有不少仍住着人的平房。记者敲开一户的院门,男主人正在窄小的院子里整理玉米,近段时间还不断有人动员他们家拆迁进楼,但他始终不为所动。
谈及原因,旁边正在喂猪的女主人说:“其实我们也愿意住楼房,但家里的6亩耕地没在征地范围内,而且上楼就没地方养猪了,家里的负担会加重。”
华明镇北坨村的老孙头同样没有拆迁,除了经济原因外,他更多的顾虑来自对后辈的担心。“儿子、孙子没别的本事,都要靠土地吃饭,发的补偿金解决得了他们一时,可解决不了一世啊!”
以上两种想法,在试点村镇有一定代表性。事实上,“宅基地换房”政策试点在建设初期面临的主要问题都集中在如何保障农民生活以及如何消除担忧上。上周五,天津市发改委、东丽区委组织十几家中央级媒体参观华明镇,在后来的座谈会上,媒体记者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农民的土地上。
复耕后的土地是由原来的宅基地用户来耕种还是重新分配?这部分土地在复耕初期只是一般耕地,要经过长期开垦才会变成基本农田,若重新分配给需要耕地的人,产量和收益比其他田地低,那么这部分损失由谁来担?如果农民失去耕地又没能在工厂上班,是否能要回土地重新耕种?一些条件较好、另有住房的人家可不可以把换到的楼房卖给想在村镇躲清静的城里人?如果可以,那么房子的权属又该如何规范?
如今,华明镇等试点很不情愿地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宅基地换房”这项政策今后可能还会牵扯到更多问题。所有人都愿意相信,华明镇们或许已提前想到,只是不愿透露。华明镇们不会因此放慢发展的脚步,而会根据自己的特点谨小慎微地大步前行。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