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中国金融观察 > 金融风暴肆虐 全球政府联合大救市 > 次贷危机各方热评

危机和机遇是连在一起的

  有观点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可能使全球实体经济遭受较大冲击,同样,对中国的影响也不可低估。那么,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的企业做好防风险的准备了吗?10月26日,本报作为合作媒体参与的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直播的特别节目《直击华尔街风暴》,邀请汉能投资董事长陈宏就此类话题进行了探讨。

  有消息说,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波及到美国的硅谷,现在硅谷的情况很不乐观,很多高科技产业开始裁员了。陈宏认为,实体经济实际上跟华尔街是息息相关的。像雷曼兄弟这样的企业,他们每年花11亿美金用来购买IT产品,硅谷又是IT产品的支架。像雷曼兄弟这样的公司倒下后,不去购买这11亿美金的IT产品了,硅谷公司没有了这11亿美金的营业额,就不会去购买更多的半导体芯片,这样的连锁反应就会反馈到一般的销售产业和零售产业。所以,硅谷作为一个高科技中心来讲,受到的影响是很大的。硅谷又是创业之都,很多公司在那里产生。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许多风险投资公司不来投资了。这样的环境对整个硅谷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像孪生兄弟一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金融出现危机的时候实体经济就会受到影响。陈宏认为,危机和机遇是连在一起的,作为中小企业来讲,这时候只能节俭,因为资金来源可能有银行,但银行信用出现问题,没钱可贷了。而稍微大一点的公司可能有多元化经营。这时候,企业完全可以把手上值钱的投资项目卖掉,把钱拿到手上做过冬的准备,或用这笔钱以更便宜的价格收购他的竞争对手。在危机中可以重新产生企业领袖,包括中国的国有企业,在全球国际化过程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机会。所以,在不同的行业中,大家的机遇也是不同的。

  就如何保护实体经济而言,我们注意到欧美的大企业很多是百年老店,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多次经历过经济危机。所以,他们早就有一些应对的准备。比如汉莎公司,危机对航空业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汉莎公司是有准备的,现在他们已经把自己的业务调整到一个新的状态,现在汉莎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是飞机维修,而不是货运,所以他们的反应非常迅速。对我们中国的企业来说,未雨绸缪的准备做得没有他们那么好,这是我们应该借鉴的。

  中国的企业在过去30年里经过了各种各样的磨炼,但是整体上讲,大部分企业家都没有经过像国外所发生的各式各样的金融风暴、产业风暴。在风暴来临的时候中国企业要学习外国的经验,即公司一定要活下来,要节流,也要开源。像思科这样的公司,在2000年的时候就把自己的主营业务转向服务公司,增加自己的客户量,而不是像朗讯这样的公司客户只限于几个大的运营商,一旦这几个运营商减少了对自己的订单,公司马上就出问题了。

  中国的企业也是一样的,不管是出口企业,还是内销企业,如果自己的客户非常少,这时候抗风险能力就比较弱,要想办法开源,开拓新的业务。另外,在企业寒冬到来的时候一定要有相应的措施。在1999年,汉能投资上市以后,公司的市值增长非常快,达到21亿美金,但是很快互联网泡沫就破了,股票价格突然从70美金跌到了1美金,这时候大家都感到恐慌。当时我们采取的措施,就是把公司当时不该做的投资业务整个砍掉,同时,高层减薪,也告诉每一位员工冬天已经来临,要一起过冬。结果我们公司在两年之后就盈利了,活了下来,继续作为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运作。而我们的竞争对手花了几亿美金之后就不见了。这样的教训,中国的企业家要吸取。因为这次金融危机远没有结束,我们正在风暴之中。到底金融风暴能延续多久我们也不知道,所以一定要有准备。

  那么,在金融危机动荡的时刻,老百姓应该怎么选择投资方式?陈宏认为,作为个人投资者来讲,还是把自己的资产稍微分散一下比较好,比如,有的投在股票里面,有的投在黄金里。目前,中国的股市还在反复振荡,但是,从长期来看,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它的发展是可持续的。股民在买股票的时候,一定要以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心态看这个企业。就像巴菲特所说的,不是买股票,而是买公司。

  

(责任编辑:佟菲)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陈宏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