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商业评论

商品市场:从“需求崇拜”到“需求危机”

  [ 对于商品而言,只要经济没有崩溃就存在需求,当我们从“需求崇拜”走出来后,要理性分析商品需求,而不是进入“需求危机”的另一个极端 ]

  7月以来,国际、国内商品市场经历了惨痛的下跌,多数商品已经回落至2005年的水平。

面对如此剧烈的跌势,商品供应国(如OPEC国家、泰国等)以及生产企业(如必和必拓、中国铝业)纷纷减少产量和出口量来应对。但是,这些减产措施仿佛“泥牛入海”,商品价格依然暴跌不止。

  OPEC减少原油日产量150万桶,结果原油价格从70美元/桶跌至62美元/桶下方;泰国计划减少140万吨天然橡胶产量,可是国际橡胶价格依然跌向该国橡胶生产成本价52泰铢/公斤;从今年6月起,包括必和必拓在内的众多锌矿和精炼锌生产企业宣布减产,然而国际锌价却回落至1100美元/吨附近。

  商品市场对于供给变化的反应显得很迟钝,因为目前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需求方面,而商品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需求危机”。

  “商品投资者对需求的预期极度悲观。”美国金属期货公司TRILAND中国区总经理严强对《第一财经日报》指出,“悲观到需求好像不存在一样。美国、欧洲面临经济衰退危险,投资人对这两个地区的需求没有抱丝毫幻想。但奇怪的是,此前被市场津津乐道的中国需求以及新兴市场需求也被投资者暂时忽略了。当中国近期公布了前三季度GDP数据后,市场更是充斥着对中国需求悲观的预期。”

  从各国已经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经济衰退迹象,而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不过,商品的需求仍然存在,而且新兴国家对商品的需求依然保持增速。为何商品市场会对需求作出如此悲观的预期呢?

  严强认为,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本来处于一个极端的商品市场还没有来得及做出适当调整就马上进入了另一个极端。前一个极端是对“需求崇拜”,后一个极端则是现在的“需求危机”。在今年上半年,商品市场还充斥着对需求的良好预期,认为需求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速,商品价格将继续保持牛市。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此前市场坚信的需求增长突然消失,投资者此前崇拜的对象瞬间幻灭,这种极度落差导致了后一种极端状况的出现。

  商品市场的“需求崇拜”由来已久。从2004年罗杰斯提出的商品投资三要素——中国,中国,还是中国;到后来高盛发展出来的“金砖四国”。新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商品的供给缺口,而且这种缺口在数年内没有得到弥补,以铜市场为例,2003年全球铜供给出现缺口,直到2008年缺口才算补上。

  投资家的呼喊、数据的证明,均指出商品市场需求在增长,而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时间久了,投资者也就产生了惯性思维——需求将永远保持下去,至少会持续到自己的多头头寸赚了足够多的钱。

  “过去几年,受需求增长良好预期的影响,商品市场逐步将真实的需求变成了一个概念,一个支撑价格永远向上的概念。我们看到,当价格一旦回落,就会有人或者机构站出来说,还有‘中国需求’。而商品价格也的确如大多数人希望的那样,小幅下跌后快速上涨,历史纪录被不断刷新。”鲁证期货杭州营业部副总经理陈里指出,“需求崇拜带来了商品的‘大泡泡’。现在这个泡沫破灭,商品市场将重新寻找真实的供需状况,这个过程所产生的阵痛将是异常剧烈的。”

  陈里认为,对于商品而言,只要经济没有崩溃就存在需求,当我们从“需求崇拜”走出来后,要理性分析商品需求,而不是进入“需求危机”的另一个极端。

  上海青马投资总经理马明超就认为,经过短期的暴跌后,中国需求有望给商品价格形成支撑。“中国需求仍客观存在,因为即使GDP增长下降到8%,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高的国家,而且农村内需还没充分启动,因此中国经济长期仍然看好。当前,中国需求已经成为国际商品触底的重要支撑因素(比如中国最近开始大量采购国际大豆,中国为俄罗斯提供200多亿美元贷款,签约原油长期供应等)。”他指出。


欢迎订阅2009年《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83731031(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责任编辑:马丁)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严强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