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验教训,对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年当然有很多重要的一些经验,我讲两条。
第一条经验就是,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放,以改革开放促发展。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历经15年,其间无非八个字:遵守规则、开放市场,再简单概括就是“规则、开放”四个字。一个国家在改革、发展历程中,总有一些外部的压力,没有外部压力则很难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始终欢迎健康的外来压力。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引进很多国外规则,实际上是对我们进行市场经济改革施加了非常健康的压力。比如市场经济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保证公平竞争,要保证公平竞争,必须对所有的市场主体实行国民待遇。中国在入世以后引进了市场经济这样重要的规则,就是国民待遇原则的时候,我们举一反三,对中国改革起了很大的作用。我觉得对于民营企业国民待遇问题确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发现中小企业困难的根子还是很多歧视性的做法。虽然目前有很多措施扶持中小企业,但根本的还是要改变观念上的歧视。对于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外资企业超水平的待遇问题,但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怎么从法律上给外资企业以国内企业的待遇。
现在有些报刊上一些人还是讲民族企业和民族产业,我觉得这个观念已经过时了,现在应该谈的是国内企业——凡是在中国政府注册登记的,中国政府批准成立的,受中国政府部门监管的,受中国的法律约束的,给中国政府交税的,给中国老百姓创造就业机会的,不管是外资企业还是国内企业,或民营企业,都叫中国企业或国内企业。所以我觉得从法律上并且通过一些宣传让这样的概念深入人心,就可以避免掉很多不必要的困难。如果把所有三资企业生产的产品都看成中国的产品,都看成是中国企业,我们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法律上政治上甚至外交上的困难。在这样的问题上,我们还是要支持来自外部的健康压力,促进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而且我认为只有真正实现国民待遇以后,在处理很多经济贸易问题,才能避免政治贸易倾向,政治贸易倾向是妨碍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这种所谓以健康压力促进国内的发展是很重要的经验。
现在金融危机的发生,也给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带来了压力,我们应该以正面的积极的心态看待这样的金融危机。如果没有这样的金融危机,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不可能从政府拿出那么多钱支持国内经济发展,欧洲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4万亿刺激国内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还应该看到全球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日本这样一些主要的国家提出的一揽子计划,为中国的外贸出口吸引外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我们的企业不要只盯住4万亿的机会,也要研究一些其他国家的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不能丧失这次非常好的健康的外部压力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第二条经验是循序渐进。中国是改革开放成功的例子,我们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办法。我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达到世界贸易组织所有规则的要求。所以我们在谈判中有了一大发明,即所谓“时间表”,就是在正式国际贸易组织的规则方面,我们一次做不到但是给外国人一个时间表。比如放开汽车市场问题上,我们在中国入世那天放开进口汽车管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争取到两年的时间,还可以保护国内的汽车产业,这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循序渐进的做法。
这次金融危机以后,大家对国内的经济体制,对外贸体制,对经济结构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外贸的问题,我们听到很多非议,也许是正确的。比如认为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劳动密集型产品太多,附加值太低,我们应该更多的出口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我觉得这个说法当然是正确的。还有人对贸易的市场化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非议,说我们多年以来虽然提出市场多元化的问题,但是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的市场。还有人指责中国的整个经济结构,过多依赖于出口,而没有更快的发展内需。这些批评我认为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应该改变这种状态。但是我必须强调,我们要改变这些外贸问题上的问题,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做法,不可能一夜之间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在这些问题上操之过急,甚至采取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就脱离了中国国情,可能造成外贸出口的结构升级、换代或者调整出现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首先要把中国国情摸清楚,看到仍然有几亿农民在农村,而且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这就是我们基本国情,这就决定中国出口产品在相当一段时间可能还是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处在一个低附加值的阶段。我觉得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准备,这一次金融危机让我们有一个清晰认识,我非常高兴看到中央明确提出加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媒体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对加工贸易的出口,对所谓低附加值的出口常常有很多非议。过去两三年我一直在讲,我们可能还要做三十年衬衫,我觉得这个符合中国的国情,当然我们需要高新技术的产品,但是要做到也是很少的地区。我们不能在很短的时间改变现状。所以从基本国情来讲,我们要清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外贸出口还会维持目前的出口结构。
现在中央把就业问题放在非常高的位置,这是非常重要的。怎么样增加250万就业岗位的问题。把就业问题当作中国政府最高的任务,这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在中国没有就业就没有稳定。保增长后面主要是保就业,我觉得完全有道理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就业问题放在一切目标的首位,不仅是社会稳定也是以人为本的问题。回到刚才我讲的中国可能还是会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就是为了确保就业。
应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第一功臣就是农民工,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创造了中国的奇迹。在关于劳动密集的整个出口结构的调整方面,我觉得要循序渐进的做法。过去有一些批评,说中国吸引外资方面,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是失败的,我不同意这样的判断,我们没有失败,30年吸引外资我们换了很多技术。看看汽车行业,当然我们从汽车品牌方面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是不能说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是失败的,我们想提醒的是以市场换技术是我们政策目标的第三位,第一位是以市场换就业,我们应该看到外资企业创造了几千万的就业机会。中国吸引外资主要是以市场换就业、换税收。
再说市场多元化问题,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依靠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市场,这属于全球市场的基本格局问题。我们当然也要注重非洲市场。但在目前情况下,哪怕西方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眼睛死死的盯着欧美市场,丢了这个市场对中国影响非常大。因为不管谁讨论金融问题还是经济问题,相当长的时间以美国、西方国家为主导的世界格局不会发生变化,但是这个变化是循序渐进的,我们必须要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内需的问题,我们确实要把过去长期依赖出口外需逐步转到内需,但是内需启动很困难,我们要解决农村收入增加的问题,解决内部贸易、体制上的结构问题,这个实践过程还是要紧紧抓住国外市场,所以扩大内需的时候也要注意巩固我们的出口市场,这是完全正确的。
所以我今天主要想表达这样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在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批评的时候,要想到,我们要改变这样的状况需要时间,还必须像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年一样,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只有这种策略才能确保我们中国产业升级调整成功,否则可能造成很多的失业,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这是目前克服金融海啸首要需避免的问题。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