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24位上海金融业高管从伦敦、芝加哥、纽约捧回了300多斤简历。此番海外“淘金”声势浩大,共涉及了28家招聘单位,开出岗位达170多个。
其中,银行岗位比例不高,约占10%左右。据已回国的某银行人力资源总监透露,真正符合商业银行岗位要求的海外人才不多,前来应聘者更多是过去从事投行工作,而缺乏商业银行的经验。
马不停蹄辗转三地招聘 12月6日,伦敦,当地时间9点30分至16点,西印度码头万豪酒店,许多年轻的华人聚到一起,一场特殊的招聘会吸引他们来此,那就是远在大洋彼岸的上海金融团前来伦敦金融城招聘高端金融人才。
这一次,规模不算小。现场坐镇的金融机构有20家,包括基金公司、券商、银行、浦东新区政府、上海金融学院、上海证交所、保险公司、上海国际集团、复星国际有限公司等,另有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
陆家嘴集团、交银施罗德基金等8家委托招聘机构。
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际交流会合作处处长黄渭茂介绍,此次“2008年上海市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招聘会”推出银行、基金、证券投资等专业领域170多个职位,另有其他领域高端岗位1000多个,招聘中国留学生和其他专业人士。
据悉,此次工作团摒弃了召开新闻发布会等传统宣传方式,行前他们特别在当地《金融时报》等知名媒体打出招聘广告,并安排驻当地办事机构筹备妥当,以便一到现场即可展开实质性工作。
负责筹备工作的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驻伦敦办事处段婷女士向理财周报记者介绍:“前来应聘的人大概有1000多位,当天下午正好有一场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考虑到一部分参加考试的人不能前来应聘,所以第二天上午又再加了半天。”
现场之热烈有些超乎想象,每家企业的招聘台前都围满了人。为了能与更多应聘者面对面交流,参与招聘的各企业代表,多数都放弃了午间工作餐和休息,对一些条件不错的应聘者会当场进行多一些时间的交流。
不过,招聘团的行程非常赶。12月9日,芝加哥当地时间14点—18点,双树酒店,又一场的招聘会开始了。那天,招聘恰逢上班时间,前来应聘的人员没有伦敦站多,但是前来应聘的都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有些留学生从佐治亚州或佛罗里达州乘飞机前来,可见海外留学生回国就业的愿望也是非常迫切。
12月13日,海外招聘的最后一站,纽约。也许是重要的一站,又赶上休息日,因而任凭寒风凛冽,纽约法拉盛喜来登酒店3楼的招聘会现场却依然人潮涌动。近千名来自华尔街的华人金融业精英排队等候着短短几分钟的面试交谈,他们期待着在金融危机之下能为自己找到新的事业起点。
据悉,多数应聘者虽然目前工作无忧,但因看好国内金融业发展前景,而希望能回国投身于这一波发展。在纽约野村证券工作的刘先生认为,目前美国的金融市场比较差,而中国的金融市场则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经济形势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一定的影响,但国内金融行业还是需要发展的。从整体上说,国内的金融行业基础比较薄弱,金融市场主要集中在股票市场,而像金融衍生产品、债券市场都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一批人才去开发,因此,从长远来说,有很多机会。
银行百万年薪找总监级岗位 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资产管理、IT信息、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投资经理、首席经济学家等相关岗位是此次招聘团各机构招聘的主要目标。
其中,银行招聘的岗位级别较高。如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招聘风险总监和总监级战略研究员,提供100万—150万的年薪;上海银行招聘的岗位是信息总监和风险总监;
浦发银行(行情股吧)列出的是“高级衍生产品经理”、“高级市场风险经理”、“风险量化与模型建设高级经理”和“高级私人银行顾问”四个岗位。
也许是金融危机的爆发,此次银行招聘的岗位中一半以上是和“风险”有关的岗位,且对风险管理的经验大多要求在5年甚至10年以上,也可以看出银行对风险管理的意识越来越深入。
但是,从实际招聘情况来看,并不是家家满意。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总监蔡颖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从收到的简历来看,目前还没有找到很合适的人选。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这次招的是高层岗位,本身岗位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前来应聘的人员大都是从投行、基金公司过来,而缺乏商业银行的背景。这批人更符合同去招聘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开出的一些职位。”
相比之下,一些偏技术的岗位适合的人选就比较多,应聘单位能够有更大的余地去挑选最佳人选。
记者也了解到,此次上海金融招聘团开出的高层岗位中薪水并不低。除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百万年薪找总监级专才外,东方证券、申银万国招聘的总监级岗位年薪也在100万元左右。
海归派能否快速适应本土文化
尽管金融机构开出的薪水不低,但是与海外金融人才的普遍高薪相比,未必高出许多。
一家服务金融业的猎头公司范德国际负责人赵成龙曾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海外公司即便降薪了,其收入也要比国内公司开出的薪水高。我曾经服务过的一个客户,他在海外拿的薪水是15万美金,后来薪水下降40%。但是国内公司给出的总监级岗位也就年薪40万元人民币。”赵成龙向记者表示道。
这一点,在华尔街员工身上也可以得到证实。据公开报道,2006年纽约华尔街30多万员工的平均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今年即便薪酬平均骤减35%之多,华尔街员工的平均收入也达1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90万元,这在国内金融业来说已算高薪。
从海外招聘专才,固然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担心回国后是否会发生“水土不服”、“位置空设”等情况。去年,曾有基金公司海外高薪招来基金经理,为QDII“出海作战”,但实际的结果QDII出海不顺,或QDII根本连“海”都没出,这个高薪岗位简直是空架子。
此次海外招聘回来的海归是否能马上适应国内文化呢?记者在浦发银行列出的招聘岗位中就看出最后一条要求必是“熟悉并认同中国文化”。
北大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成思危近日就表示:“引进人才就怕"水土不服",比如有些人公事公办,不处理人际关系,不了解当下的中国国情等,最后都离开了。”(作者:时晔) (来源:理财周报)
(责任编辑: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