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举行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闭幕式活动之后,温家宝总理出人意料地出现在该校的图书馆,与百余名大学生畅谈心声。面对大学生,温家宝说,请同学们放心,我们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
日前,2009年《社会蓝皮书》指出,大学生今年毕业560万左右,估计到年底的时候,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十多年寒窗苦读,一旦毕业即失业,这种强大的心理冲撞不仅对大学毕业生是沉重打击,对大学生家长也是残酷悲剧。百万大军,无业可就,正当血气方刚的这些学子,一旦散落社会,“一切皆有可能”,因此,将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既能纾解大学毕业生就业之困,也是减少社会危机的釜底抽薪之举。
那么,如何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让大学生有业可就,有饭碗可端(不管是金饭碗、铁饭碗,哪怕是泥饭碗)而不致于流离失所,应是最好的归宿。于是,我们看到,相关部门一方面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边缘地区就业,一方面言辞谆谆,劝导毕业生不要挑三拣四,也可以选择一些小型的民营企业,相关部门还在完善对困难毕业生的救助计划,对这样人寄予一定的经济帮助。应该说,这些都是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的具体体现。问题是,当前实体经济遭遇创伤,一些中小企业举步维艰,甚至濒临倒闭或业已倒闭,在就业空间已经趋于逼仄的现实语境中,毕业生即便放软身段,也无处可去。
由此,笔者想到了美国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之道。当今之世,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不独存于本土,放眼西方发达国家同样是老大难的问题,不同我们的是,它们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一项统计显示,自1990年以来,麻省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建150多个新公司。如今,麻省理工已经累计创办了上万家公司,雇用了数百万人,创造出数千亿美元的销售业绩,称得上是“富可敌国”。如果,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对创业葆有热忱,如果有更多的企业被创办出来,不仅解决毕业生自身就业难题,还能容纳巨大的劳动力,同时给国家提供高额的利税。
也许有人疑惑,我们这些年也一直在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但一项数据足以说明我们的鼓励创业是多么空洞。日前有媒体报道,广东省劳保厅厅长刘友君向全国人大代表汇报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全世界20%,在中国成功率为10%,在广东就只有1%!究其原因,专家称:“没有创业经验的人从事创业教育,把书本里搬来的东西教给学生;或者照搬国外的成功案例,‘拿来主义’是否对广东有用?”
该专家的体验绝非虚谈,一方面我国高校对创业教育不重视,另一方面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失之浅表。据悉,美国大学生从来没有“分配工作”的概念。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是自谋职业,社会和学校更大力提倡他们进行自主创业。具体而言,美国高校中十分流行创业计划竞赛,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并且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体系。创业学成为美国大学,尤其是商学院和工程学院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目前,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
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为何对创业缺乏足够的兴趣?日前《南风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学生极少有自主创业的意愿。学生们普遍认为,创业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资本、人际网络、社会阅历,还得有勇气、魄力和独到的眼光。学生为何对创业意兴阑珊?当然与创业教育缺乏有关,与本土创业环境有关,还与国家的政策设计,甚至与人们的传统思想有关。比如,在美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有着极其便利的条件,手续简便,资金来源顺畅(有时有风险投资),学校支持,甚至还会受到社会和政府部门的悉心指导。
正因为如此,我国毕业生就业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数字显示,在美国有91%的人认为创业是一项令人尊敬的工作,而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希望开办自己的企业。此外,数字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
等着国家包办就业的大学生是没有出息的,一味艳羡于公务员考试、向往公务员优渥生活的大学生不是国家之幸,缺乏创新欲和创业精神的大学生是令人担忧的。然而,我们能单纯指责这些大学毕业生怀有向往美好日子的权利吗?更该追问的是,为何大学生不愿意创业?什么时候大学生不是选择考公务员,不是一味等待国家“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而是争先恐后地创业,才是社会之幸、国家之福。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