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海上开采十月起呈盈亏倒挂
油价暴跌击破油气开采暴利“神话”
延续多年的石油大牛市催生了诸多上游开采业的暴利“神话”,但随着今年下半年国际油价暴跌,“神话”瞬间破灭。本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国际油价暴跌已导致石油巨头效益大幅下滑。
上述消息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一位高层人士在上周召开的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上透露的。
“由于原材料、设备价格和人工成本大幅上升,以及勘探开发储量品质、单井产量下降影响,石油业的上游成本大幅上升,目前桶油完全成本已达到50美元以上。在国际油价大跌的背景下,石油开采已不再是‘暴利’,甚至会出现亏损。”上述人士说。
据他透露,今年10月份,国内第三大石油公司中海油的海上采油首次出现亏损。由于海上采油成本高达65美元/桶,而10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却跌破60美元/桶。在这种情况下,中海油的部分海上开采业务已不具备盈利能力,公司已准备关闭部分油井来规避风险。
就此,中海油投资者关系处一位负责人昨天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询问时不愿置评,但也未明确否认。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中海油原先一直以成本控制能力强著称。2003年前,其开采每桶油的全额生产成本一直低于10美元,与国际油气公司相比,也名列前茅。今年上半年发布的中海油2007年年报则显示,公司去年主要桶油成本为16.37美元/桶。
“这指的是生产成本,而65美元则指的是完全成本,包括了矿区使用费(矿产资源税)、增值税等税费、勘探成本、开发成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事实上,海上采油的成本非常高,完全成本不可能只有16美元。”资深石油专家韩学功昨天向本报记者解释说。
在他看来,目前情况下,海上采油的完全成本达到65美元“基本差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到昨天为止,中海油港股股价已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超过16%。
和海上油田相比,国内的陆上油气田情况同样也不容乐观。之前在南京举行的一次成品油大会上,一位接近高层的人士就告诉本报记者,由于下游需求下降,炼厂停产检修增多,国内不少油田的原油在开采出来后都滞留在油库甚至油管中,而因资源过剩,国内陆上一些油井也已经关闭。
“当前国内原油、成品油生产经营形势非常严峻,首先就表现在成品油需求萎缩,库存大增。”上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高层人士表示,9月份以来,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下滑,销量萎缩。9、10月份全国成品油消费量环比出现两个月下降,11月份全国原油加工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下降2.3%。同时,成品油库存居高不下,11月份,炼油企业继续降量运行,11月,成品油日销售量比今年供应高峰时下降34%。
|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