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对外贸易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将超过2.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左右。
2009年出口难度增大但有利条件仍存。
中国不会靠人民币贬值来促出口。
2008年我进出口总额将超2.5万亿美元 记者:今年我国对外贸易总体情况如何?
陈德铭:面对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面对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今年我国对外贸易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进出口结构继续优化,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
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将超过2.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左右。
具体看,拥有自主品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商品出口明显增多,占外贸“半壁江山”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纺织品、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平稳增长,对拉动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对欧、美、日等传统市场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但对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原油、铁矿砂等资源性产品进口量继续增加,保障了国内能源资源的稳定供应。
此外,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发展。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29.6%,预计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将超过3000亿美元。
出口难度增大但有利条件仍存 记者:11月份我外贸出口首现7年来的负增长,引起广泛忧虑,明年外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陈德铭:11月份,我国当月出口同比下降2.2%,出口增速回落既有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也有一定的短期因素。最近一次出口退税率调整从12月1日起实施,政策调整预期造成部分企业延期出口。但总的看,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和深化,外贸稳定增长确实面临严峻挑战。一是外需疲弱将持续较长时间。目前美国、欧元区和日本都已陷入经济衰退,受此影响,企业订单萎缩,出口难度增大。二是贸易保护主义可能进一步抬头。全球经济低迷,国际市场收缩,容易诱发贸易摩擦。三是进出口贸易风险进一步增大。经济不景气使国外不少进口商和经销商融资困难,一些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收购,部分国家和地区信用恶化,这势必增加我国外贸企业收汇结算风险。
但也要看到,保持明年外贸稳定增长仍有不少有利条件:一是国家正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外贸领域也采取了提高出口退税率、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等措施。二是我国出口产品仍有较强竞争优势,外需下降对需求弹性较小的消费品影响相对要小一些,尽管进口国居民收入下降,我国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日用消费品在性价比方面仍具有一定优势。三是扩大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仍有一定潜力。
关键在于,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坚定信心,趋利避害,在应对挑战中努力捕捉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明年外贸稳定增长。
支持外贸发展政策还有调整空间 记者:在稳定出口方面,政策上还有多少调整空间?
陈德铭:下半年以来,国家3次上调出口退税率,调整加工贸易政策,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外贸促进政策,对降低出口成本、吸引订单回流、缓解企业经营困境、增强信心,意义重大,政策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影响在深化,外需仍可能进一步萎缩。为了保持出口稳定增长,还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我们正在抓紧研究进一步稳定外贸发展的支持政策,在完善出口退税机制、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同时,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企业降低成本,创新产品,开拓市场。
不会靠人民币贬值来促出口 记者:今年,人民币一度加快升值,对出口企业造成一定影响。有人认为,中国应该让人民币贬值来保出口,对此您如何评价?
陈德铭: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3年多来是成功的,汇率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出现了一定幅度升值,对缓解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和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下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美元止跌反弹,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相对放缓,对其他大多数货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值,这一变化也是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改变的正常结果。我国将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外部需求萎缩的情况下,用汇率贬值的办法刺激出口,作用十分有限,也不足取。最近一些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但仍未扭转其出口下滑的趋势。中国不会靠人民币贬值来促进出口,也希望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协调,保持国际外汇市场的基本稳定。
多哈谈判早日成功利于应对危机 记者:多哈回合谈判一再受挫,谈判在明年会不会出现转机?
陈德铭:多哈回合谈判自2001年启动以来,一波三折。为在2008年底前达成农业和工业品模式协议,各成员在7月和12月做了两次重大努力,均未能成功,各成员在立场上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是,各方也注意到,多哈回合谈判早日成功,将有助于有效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遏制贸易保护主义,为重振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推进谈判的努力也一直没有中止。
中国一贯积极支持并参与多哈回合谈判,为推动谈判取得进展做出很大努力,7年来共提交了100多份提案。在今年7月WTO小型部长会议上首次进入谈判核心层,并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显示了灵活性,多次为弥合成员之间的分歧起到桥梁作用。中方愿与各成员在新一年携手共进,把政治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锁定已取得的共识和成果,推动多哈回合早日实现发展目标。
内需和外需都是保增长重要动力 记者: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经济形势受金融危机影响而越来越严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外贸依存度较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当前大气候下,外需方面实际已无大作为,应集中力量扩大内需。您怎么看内需与外需的关系?
陈德铭:我国有13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生态环保等方面有巨大发展空间。在外部市场环境趋紧的情况下,中央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是完全正确的。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我们已习惯用投资来拉动内需,今后商务部工作更重要的是用扩大消费来推进内需。内需和外需都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动力,扩大内需不等于忽视或放弃外需,所以中央也特别强调要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
事实上,内需和外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外需增加,会带动与出口行业相关的投资与就业,从而转化为内需。为了扩大内需,我们加大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的投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扩大外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发展,很重要一点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劳动力丰富等比较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自身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一个依靠外需启动经济发展,提高国民收入,继而全面启动国内市场、扩大内需的过程。
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我国经济在发展中不可避免会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关键是要统筹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既要把立足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又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把稳定外需,稳定出口作为保增长的重要动力。
五大实招启动最终消费 记者:在启动消费方面,下一步商务部将采取哪些更有效更有力的实招?
陈德铭:扩大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和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消费预期等密切相关。对商务部门来说,扩大消费最要紧的工作是创造更便利的消费环境,启动城乡居民消费。我们将从五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措施:
一是加强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以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和
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为重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二是完善城镇流通网络。搭建公益性服务消费平台,完善社区商业功能,满足城镇居民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体育健身、家政服务和大众餐饮等服务需求。三是加大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力度。四是积极培育一批大型流通企业。五是发展新型消费模式,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繁荣节假日消费,发展信用销售,引导循环消费,促进消费升级。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