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金融危机改变发展轨迹 通缩缘何尾随通胀而来

  16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25%的历史最低点。19日,日本央行也将利率降到0.1%。此外,几乎所有经济体也都于近期大幅下调了基准利率。

  世界经济形势可谓变幻莫测。就在几个月前,全球通胀还是阻碍经济稳定增长最关键的因素。

然而,自美国次贷危机9月中旬蔓延开后,全球通胀风险陡然消失。各国最新宏观形势证明,全球经济出现通缩迹象,2009年将面临严重衰退。

  短短数月之间,从通胀到通缩,转变为何如此之快?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国际金融问题研究专家。

  经济危机纯属意料之外。从之前的全球性通胀迅速转为通缩风险,并不属于正常的经济周期,根源还在于这次金融危机。

  ——杜金岷

  美国除了采取调整利率这样的货币政策以及各种财政性措施外,根本上还是要改变长期以来高财政赤字、过度消费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

  ——陆军

  杜金岷: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陆军: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主任,中山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Q&A

  广州日报:

  面对通缩风险,各国央行攀比着大幅降息。以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各国央行决心看,许多国家的利率水平在不久将来可能会接近于零,怎样看待这种货币政策?

  各国攀比大幅度降息

  货币政策乃短期手段

  陆军:现在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货币供给,提升信心。但在需拉动经济的当前,货币政策不像紧缩时见效那样快。因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是间接的,趋于理性的商业机构与公众反应与政府意图不一定一致。但如果采取财政政策,比如政府直接出钱投资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见效相对会更快,如在增加就业、扩大产出上效果很明显。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就是财政政策的体现。

  当然,降息这样的货币政策仍是当前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因为目前经济状况十分严重,很多问题还没有暴露出来。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联储认为,已经尽可能地放松银根,但根据弗里德曼的研究,实际上银根还是很紧张,放得不够松,才导致大量银行倒闭。伯南克是研究大萧条的经济学家,从目前看,美联储显然是吸取了上世纪30年代货币政策失败的教训。

  降息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投资和消费的成本,起到带动投资和刺激消费的作用。担心通缩只是促成降息的一个因素,更主要还是在于提供一个宽松的货币环境,不让货币政策成为经济复苏的障碍。

  杜金岷:像货币政策这种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只能是短期手段,综合教育、科技等社会整体发展才是长期解决之道。

  不过,利率调整能在短期内起到很大作用。事实上此前对美国已普遍存在降息预期,但没想到降息幅度这么大。

  这表明,美国正发出两种信号:一是美国对经济下滑的担心仍然存在;二是美联储及美国政府都要下决心处理此事,提升市场信心,振消费扩内需。

  金融创新已让美国等西方国家很难控制货币供应量,所以要靠利率调整。而且后者作用面更大,效果更明显。降息的好处在于,能作用于实体经济和货币市场两方面,有助于投资者改变投资预期及投资组合。但调利率也有副作用,它是一种相对被动的手段,因为企业反应与央行信号往往会相反。所以,降息反而有可能影响部分人的预期,打击其信心,是一种信号的副作用。

  Q&A

  广州日报:

  美国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不复存在,开始步入通缩(这种转变只用了6个月),日本也由担心通胀转而担心通缩风险。这是不是一个全球性现象?从通胀到通缩,为何转变如此之快?

  通胀迅速步入通缩

  非正常的经济周期

  杜金岷:通缩已经是全球性现象,这一点是肯定的。通缩原因主要分两种:一是实体经济遭损坏,货币量减少;二是金融机构可用资金减少,导致经济放缓。这次情况主要体现为后者。从之前的全球性通胀,迅速转为当前的通缩风险,这不属正常的经济周期,根源还在于美国金融危机,危机也是导致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虽在去年爆发,但其影响过程需要一定周期,到现在正充分显现出来。而金融机构的问题又逐步影响到实体经济,导致经济全面恶化以及通货紧缩现象。

  从通胀到通缩,为什么转变得这样快?因为经济危机纯属意料之外。美国次贷问题已超越其风险承受边界,金融市场信心受到打击,继而蔓延到实体经济,致使国内消费急剧下降。从全球范围来看,欧盟通缩形势会比美国更严峻。

  陆军:从目前看,美国有通缩之虞,这主要是经济危机所致。经济危机导致经济活动放缓甚至停滞、资产价格下降,并逐步蔓延到全球,社会总需求萎缩,物价也因而大幅下降。美国GDP占到全球约1/4,全球经济也都因这次危机遭重创,而危机甚至到目前都还没有见底。

  金融危机的猛烈性难以预料,这使得全球通胀的势头迅速受到遏制。去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时,政府已注入3000亿美元流动资产,但人们没想到一年后危机爆发得更厉害,大量金融机构陆续倒闭,银行信用急剧收缩。危机的猛烈性甚至让实体经济也遭重创,美国等经济体因此在短短数月中陷入衰退,通胀压力的急剧缓和就是这种经济表现的一部分。

  Q&A

  广州日报:

  现在有一种观点是,全球零利率所带来的宽松货币环境,极有可能引致全球恶性通胀。如何看待这种观点?要应对全球性通缩风险,走出通缩局面,各国需采取怎样的措施?

  全球走出通缩困局

  关键在于恢复信心

  陆军:这是一种静态观点。如果不考虑央行的应变行为,确实存在这样一种可能。但利率是可根据经济状况进行调整的,当经济复苏,有通胀之虞时,央行也可以收紧银根,不让流动性太过泛滥。因此,如果央行能够审时度势进行调整的话,不会导致恶性通胀局面。

  从大体上讲,各国举措还是相似的,如放松银根、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负、刺激消费等,当然,具体途径与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美国除了采取调整利率这样的货币政策以及各种财政性措施之外,根本上还是要改变长期以来高财政赤字、过度消费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

  事实上,经济危机的正面作用也就在于它是以一种剧烈的方式让经济各要素重新恢复到平衡状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杜金岷:现在谈通胀还为时过早。如果真到了有这个苗头的时候,再去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整都是可行的。现在最主要还是消费者信心不足的问题,需要扩大内需来解决。

  实际上,在零利率时代,增强流动性效果应该会更好。目前美国官方目标利率已经几乎没有再下调的空间,美国启动印钞机的可能性将很大。

  对美国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恢复信心。因为华尔街五大投行出现问题,对投资和消费信心的打击是巨大的。事实上,美国金融制度、宏观调控体系(即支付体系)尚未出现大问题,仍然健康,而美国金融体系也还是世界上相对最强的。所以关键还是信心问题。

  小资料

  何谓通缩?

  即物价、工资、利率,以及粮食、能源等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工人收入和企业利润持续下降,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消费者物价指数连跌两季即表示出现通缩。

  通缩意味着流动紧缩、信贷停顿、市场失血、消费疲弱,实体经济陷入萎缩,最终必将拖累全球经济的增长。

(责任编辑:黄珂)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陆军 | 杜金岷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