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监会终于对并购贷款开闸,并由
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在上海首推。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对贷款并购的首次松动将有利于促进中国企业的投资并购交易。鉴于还款风险的考虑,大企业将首获银行的青睐,“大鱼吃小鱼”现象或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分析人士认为,在国内上半年紧缩宏观政策以及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恶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公司的并购交易在历经3年多的增长后,出现了上升的“断点”。
根据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报告,今年7月至11月间,中国境内宣布的并购交易数量为543宗,比去年下半年的1021宗锐减47%,并购交易的数量和金额都回到2006年以前的水平。而对于尚未统计出的12月份数据,专家认为,“预计会非常低,不会产生决定性作用。”
实际上,在我国既往的银行业法规框架中,银行信贷资金被禁止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1996年央行制定的《贷款通则》明确规定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除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可通过软贷款等形式外,各商业银行均不能向借款人发放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的贷款,若需发放,必须报请监管机构逐笔个案审批确认。
宏源证券一位分析师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监会的首次放松,有利于促进中国企业的投资并购交易。更关键的一点是,它是政府下半年以来始终贯彻保增长、扩内需政策的具体表现。对于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都意义重大。
他还指出,由于对还款风险的考虑,大企业会较容易的得到银行的青睐,因此,“大鱼吃小鱼”现象或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而对于并购方来说,“上下游”重组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他解释说,由于“上下游”企业间对彼此的业务比较了解,并购成本会相对较低。此外,产业链内部的并购,容易实现规模效应,有利于进一步的市场开拓。
东兴证券分析师王保伦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表示认同,不过他还补充说,这次100亿元的并购贷款额度的发放,或为部分优质小企业提供了资金来源,“小鱼吃大鱼”现象将成为可能。他解释说,目前优秀小企业自身的市场占有率比较高。而由于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致使收购计划完不成。而一些大企业资不抵债,经营出现了问题,管理也跟不上。那小企业有了资金的保证,就为其实现“蛇吞象”提供了契机。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此表示了认同,“小鱼吃大鱼”现象也会成为可能。但是,问题的关键还要看银行愿不愿意贷款给这些小企业。而银行这次的首次尝试,难免会对企业的筛选严加把关,所以小企业要想获得贷款并非易事。
12月25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与工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签订《开展商业银行并购贷款合作协议》,联合推出总金额达100亿元的企业并购贷款额度。根据协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将向签约银行推荐优秀企业和项目,动员所属会员和有意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的企业在银行开户。
郭田勇表示,银行从风险的角度考虑,一定会由低到高来选择企业。而那些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往往风险低,成为银行提供贷款的首选对象。
上述宏源证券分析师也表示,相信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银行一定会优先考虑那些在特定的行业里发展前瞻性、信誉、经营管理、技术等各个角度都表现良好的企业。去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规模效应,以提高国内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在经济周期比较低的当前,企业的重组并购现象会络绎不绝,层出不穷。
他还补充说,按常理来说,企业一般先有了并购项目,再向银行申请贷款。因此,获得贷款资格的企业会马上着手于并购事项来对被并购企业进行业务、市场的整合。
最后,郭田勇还表示了一个担心。随着并购贷款业务的不断发展后,会对国内的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国有大企业由于经营管理良好,市场竞争力获得优势地位,特别是那些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占据上风,为其并购小企业提供了先决条件。而那些真正按照竞争法则运营的小企业被收购兼并。这个问题值得未来进行防范。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