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人最不愿看见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在三鹿产三元液态奶即将河北上市的当口,12月24日,三鹿集团宣布破产,对重组的未来,业内看法不一。
三鹿破产清债 最终,三鹿还是走了破产这一步。
2008年12月25日,石家庄市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称:三鹿集团净资产为负11.03亿元(不包括10月31日后企业新发生的各种费用),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同时,通报称已与经销商签订了还款协议,约定于2009年元月10日左右支付30%货款,剩余部分等企业正常生产半年内全部付清。
此前,本报记者从行业人士处得到的说法一直是,石家庄政府不希望三鹿集团破产,积极与多家乳企接洽,最后锁定三元接盘。然而,重组迟迟没有拿出令大家满意的方案,“政府现在意识到,先前没有充分考虑三鹿重组一事的复杂性,他们请了一些经济学家,希望回到按照规律办事的轨道上来”。一接近三元高层的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如此透露道。
但是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三鹿二厂、三厂自2008年12月中旬复产后一直在生产三元牌液态奶,并未受破产消息影响。另据透露,12月25日左右,现已代表三元的原三鹿某大区经理通知经销商,开始在石家庄地区进行市场调查,三元液态奶的销售2009年1月以后马上在河北地区启动。
三元股份12月26日公告称,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并购三鹿方案,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待并购事项确定后,公司将及时公告并复牌。
12月24日,持有三鹿集团43%股权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声明,在半年之内,三鹿管理人会有顺序地变卖三鹿资产,以偿还债权人。
恒天然CEO安德鲁·费里尔(AndrewFerrier)称:“由于注意到三鹿集团因三聚氰胺污染危机而处于艰难困境,对于三鹿的破产并不感到意外,公司也早已对在三鹿的投资全额计提了减值准备。债权人现在终于能够按照中国法律,通过正式途径来获得赔偿了。”
破产迷局背后 一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媒体早就从经销商处获悉了三鹿破产的消息,实际上是某些人故意放出风声来试探人们对三鹿破产的反应,不过没有想到的是,此举本打算投石问路,却激起了经销商们的愤怒,造成了极大影响。
“河北省政府从一开始就想找个企业替他们买单,转嫁风险。”
2008年岁末,3个多月的谈判未果后,沸沸扬扬、一波三折的三鹿并购案似乎回到了起点,三鹿最终还是走上了破产之路。
对三鹿破产,一乳企高层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破产对三元收购有利。“这是政府做的一个局,可以减少三鹿的一部分债务,给三元收购创造条件。虽说三元扮演的是行业拯救者的形象,但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三元不过是个傀儡。”
接近三元高层的资深人士以及另一业内人士均向记者透露,三鹿破产有利于三元介入,两地政府已经私下达成默契。
不过,业内也有不同声音,认为三鹿破产后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操作,政府影响减弱,三元的“钦点接盘者”身份不保。
从本报记者得到的消息来看,三鹿控股企业并不愿意被三元收购,甚至流行着“狙击三元”这样的口号。石家庄市三鹿一经销商告诉记者,很多经销商希望三鹿能够不被三元并购,而是自己恢复生产,“钱晚些收回来也无所谓”。
和君创业上海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浩分析认为,“三鹿破产,三元收购没戏了”。在他看来,按照破产的相关程序,三鹿的未来会掌握在债权人大会手中,债权人会希望三鹿资产拍卖价格越高越好,而三元在资金方面没有优势,且没有优先认购权。他认为三鹿资产极有可能采取分拆拍卖的形式。乳业专家陈渝也认为,分拆拍卖有利于各个乳企各取所需,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笑到最后的不一定只是三元一家。
公开拍卖会吸引有需求的乳企参与竞拍,消息人士透露,宗庆后在宣布退出三鹿并购时曾说,“若价格合适,以后还会来买(三鹿资产)”。
如此看来,这场逐鹿之战远远没有完结。华夏时报 李辉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