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金融机构显然将被赋予更为重要的任务。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家电下乡的同时,更要金融下乡,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这既是“保增长”的现实需要,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很多情况下,资金都是“嫌贫爱富”的。从历史上看,尽管监管部门屡屡引导金融资源投向“三农”领域,但多数金融机构仍在实际经营中将大批资金投放到高效益的非农环节。中国农业银行、农发行等定位于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一度收缩农村阵地,其它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也缺乏对“三农”市场应有的重视。
近两三年来,上述现象正在一步步扭转。——2007年,农发行信贷规模首次超过万亿元,年末贷款余额达到10224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的16.7%。2007年至今,农行选择了1027个县支行开展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增加信贷投放。2008年3月份开始,农行又先后选择7个省(市、区)开展“三农”事业部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服务“三农”的体制机制保障。截至2008年10月31日,全国共有77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62家,贷款公司5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0家;还有35家机构正在筹建。
但从整体来看,金融资源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仍然远远不够。一些具有成长潜力的乡镇企业仍然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农民在申请小额信贷发展生产方面仍然存在困难,一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却无钱翻身。
如今,“三农”领域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我们已经走到了新的历史起点,需要在经济、社会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值此承前启后的特殊时期,金融资源向“三农”领域适度倾斜显然应该是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阶段,来自最高层的声音已经再次确认了金融资源对“三农”领域的支持,并从国家高度颁发文件予以明确。
2008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考察。稍后的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列为农村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决定》明确指出,要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显然,《决定》开启了农村金融现代化的大门,三十年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之路就此踏上新里程。
专家表示,《决定》为今后的农村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市场各方就要以《决定》为指导,培育与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持续提高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覆盖率,不断提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供给力度。
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比如,拓宽“三农”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等。
另一方面,各类金融机构也要积极落实国家政策,以实际行动支持农村改革发展。比如,农业银行坚持为农服务的方向,稳定和发展农村服务网络;农发行拓展支农领域,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邮政储蓄银行扩大涉农业务范围等。此外值得强调的是,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应当主要应用于当地发放贷款,避免“劫贫济富”。
从短期看,“三农”问题是“保增长”的一大着力点;从长期看,“三农”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应该借助金融资源的支持,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